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澈,却又不失小妖娆和小明丽,甚至有一点点的小俏皮。
尤其是那些布局精巧的小房子,青瓦白墙、起伏有致的脊线、飞檐翘角,鳞次栉比却错落有致的轮廓,显得那样的古韵十足。与之相配的是小桥流水、葱绿的垂柳、深远的小巷、干净的青石板路,还有四处闲逛的小狗儿,不由得让穆小恩想起吴冠中的画。记忆中好像吴老先生有一幅这样的作品,是不是画的乌镇就不清楚了,但那画中的韵味跟眼前乌镇让穆小恩看到的韵味十分相似。
身处在这静谧、恬淡、温馨的小镇里,有时总会不自觉地停下脚步,或坐在小桥上,或倚在哪里,没有目的,没有杂念对着远方发上一会儿呆。
从穆小恩们所住的家庭旅馆出来,一直往东走,走到底就是乌镇著名的逢源双桥。
“逢源双桥”,取名为左右逢源的意思,是左右源头汇合之意。因其上有一廊棚,所以它也叫“廊桥”。桥下有水栅栏,是古时候水路进出关卡。传说踏走双桥有男左女右的习俗(也有左升官右发财的说法),走一遍桥,须分走左右两半,而且一定不能往回走。
在黄磊的那部电视剧《似水年华》里,这座桥一种象征符号,剧中的文对英说:“人,不可能左右逢源的。”英说:“怎么不可以?穆小恩从这边走完绕过去走另外一边不是可以了吗?”文听了她的话,哭笑不得。
无怪乎黄磊会拿这座桥做该剧的重要象征符号,喻意做人难以左右逢源不说,更在于它的表现出来的一种气定神闲、别具韵味的独特气质。
站在逢源双桥上,可以是眺望到乌镇美景之一——财神湾,再往旁边一望,东是南岸的垂柳依依,北岸的水阁逶迤,那个词怎么形容来着,对——心旷神怡!
从逢源双桥下来,小芬领着穆小恩,还有一群游人来到宏源泰染坊。
远远的,就看到空地上立着几排巨大的木制架子,架子上高高晾挂着许多长长的蓝印花布,那布在风中微微飘荡的风姿让人想起徐克的那部电影《青蛇》中白蛇娘子家里魅惑飘渺的场景。
小芬介绍说,这宏源泰染坊始创于宋元年间,原址在南栅,清光绪迁址于此,是当时中国蓝印花布制作的基地,也是蓝印花布制品集散中心。传说这蓝印花布的印法由一名叫葛洪的农夫为爱妻所创,以亲切、自然、清新、秀气、典雅的特色,一直流行于民间,以前,江南一带的乡村家家户户都使用这种蓝印花布,做窗帘、头巾、围裙、包袱、被子、台布等。
现今蓝印花布的印染仍遵循着祖辈留下的工艺方法,从纹样设计、花稿刻制、涂花版、拷花、染色、晒干等,以其纯天然、无污染的特色闻名于世。在宏源泰染坊,可以看到这些工序的全过程演示,也可以在前面的店铺中带一些蓝印花布的成品回家。对门还有一家蓝印花布原料作坊,有几个老妈妈在轧棉籽、纺纱线、织棉布,一路看下来,你就知道蓝印花布是怎么织成,清新可爱的花纹是怎么印出来的。
穆小恩买了一副蓝印花布制成的小手套和一条头巾,打算留着送给哪个朋友。那头巾穆小恩一看就喜欢上了,跟汤唯在电影《武功》里围的那个一样。汤唯是穆小恩一直喜欢的女艺人,觉得她最适合扮演剧中那种温柔恬美的形象了,她的气质不适合演假释犯,演杀手更是为难她。
从宏源泰染坊出来,已近中午时分,看到街边的那些漂亮诱人的风味小吃,作为标准吃货的穆小恩不由得饿了。
“穆小恩们吃点什么吧,小芬?”
小芬跟着穆小恩一家一家给穆小恩介绍。乌镇的美食有很多,乌镇羊肉、白水鱼、酱鸭、乌镇臭豆腐、定胜糕、青团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