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95章 传统与时尚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这里不像武侯祠那样到处洋溢着古味,而是在沉郁的古韵着散发着另外一种时尚和精致的味道。

锦里的街道,刚走进去的地方很狭小,精致归精致,不会觉得什么有吸引力,越往内走越感觉有点江南水乡的味道,牌楼、店铺、假山、小桥流水,悠闲、自在、惬意之气慢慢就弥漫满眼满身。

街道两侧多是餐厅和酒吧,很多餐厅是经营西餐的,意大利面甜点进口啤酒等等一应俱全。除了这些西洋景之外,还有一些诸如吹糖人、剪纸、演皮影戏的摊子,就算你不花钱,看看也觉得非常有趣。

最热闹的地方当然是小吃一条街了。所有的店铺一字排开,橱窗里到处都是各种热腾腾新鲜出炉的美食,热情的大妈和小妹热情地招揽着生意。这里的小吃街虽说比外面的要贵一些,但贵有贵的道理,这里有女生爱吃的兔头、鸭脖子、廖排骨,还有酸辣粉、烤肉串、担担面、凉粉、蒸蒸糕、豆花、抄手、锅盔,蛋哄糕等一些小吃别有一番滋味。穆小恩挑了两份以前吃过的一三大炮和伤心凉粉。

三大炮是著名的四川小吃,是外地游客到成都必吃的一种小吃。它主要由糯米制成的。制作时在热锅盆中抓出一大坨糍粑分为三小坨后,用力摔向案板,案板边放有钢碟,因击打案板而震动发出金属响声,只听见“砰砰砰”三声,三坨糍粑飞向对面斜靠的竹簸上滚满芝麻粉、黄豆粉,捡入盘中再浇上浓汁。

伤心凉粉的原料主要是红薯粉和豌豆粉,用老牛石磨推出来,香味浓郁,柔嫩化渣。小小一碗伤心凉粉,要放13种佐料才能上桌,而且热凉粉和冷凉粉的佐料不同,13道佐料哪些先放、哪些后放也有讲究,一定要会吃的人教着吃才行。至于为什么叫“伤心凉粉”,有一种说法是:吃这种凉粉的人都会被辣得泪流满面,都还是一边流眼泪一边吃,会吃的人在吃了伤心凉粉之后一定要再要上一碗甜甜的开心凉粉来化解一下。

品尝了三大炮和伤心凉粉之后,往前走遇到一个成都大姐开的掏耳朵摊儿。掏耳朵在成都掏耳朵和泡脚、喝茶齐名,是一种享受,价格也不贵(20块一次),穆小恩坐来来掏了一次,非常舒服,让人想起了儿时妈妈给掏耳朵的情形。

或许是因为正是旅游季节的缘故,锦里的街上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游人,有四下寻觅吃食的,也有的或站或坐早已经上的。当然也随时可以看到成都的“幺妹儿”。成都人说,在成都的各个街道到处可以见到美女,可说是“三步一个张曼玉,五步一个林青霞”,至于什么“杨幂”、“刘诗诗”、“蔡依琳”更是随处可见,俯仰皆是,到了成都,才知道此言不虚。

穆小恩找了间临街的小茶馆,要了壶极品铁观音,坐在街边的竹椅子上“打望”漂亮的成都美女。

据说“打望”这个词是成都方言,意思是“望梅止渴”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光看不练,不会像有的人看见一个美女,捡块砖头上前跟人家搭讪,“请问美女,这砖头是您掉的吗?”

网上有人炮制出各种版本的所谓关于“成都美女打望地图”,其中的一个版本说,成都的性感、非主流的潮MM多在九眼桥、兰桂坊厮混;红星路多是写稿子的文艺妹;科华北路多是空姐;羊儿街和商业街则大部分是公务员;而新中兴则多是“小萝莉”;小通巷有大量的“小清新学生妹儿”,如果想找富家女,那一定要去桐梓林了……

其实,在锦里也可以看到不少成都美女,最有趣的是,因为游客当中有许多外地MM,可以很好得与外地的美女相比较。

在穆小恩看来,成都美女面庞要比北京美女俏丽,身材要比上海美女丰满,与江南的纤弱美女相比要有质感许多,有别地美女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