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128章 小巷祖宅一盏灯 (4/18)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为修道之地,开枝散叶,面对各路访客,自有一套滚瓜烂熟的客套,可以说的细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

老修士听说陈平安是大骊人氏,愈发热络,非要挽留陈平安逗留几天,陈平安推托一番,老修士便送了一只九宫格宝匣作为临别赠礼,由几件福荫洞特产的取巧灵器凑齐九个格子,其实价格不高,千壑国市价,值二十来枚雪钱左右,对于世俗王朝,当然是天价,可在山上修士眼中,不算什么珍稀重礼。

陈平安收下九宫格宝匣后,回赠了福荫洞一壶蜂尾渡水井仙人酿。龙门境老修士一听说是那座蜂尾渡的酒酿,开怀不已,邀请陈平安下次途经千壑国,不管如何,都要来福荫洞这边坐一坐,虽然没有如水井仙人酿这般的醇酒,可是千壑国自有些别处没有的独到风光,不敢说让人流连忘返,若是只看上一遍,绝对不虚此行,他愿意陪同陈平安一起游历一番。

老修士亲自将陈平安送到千壑国边境,这才打道回府。

身边有位年纪轻轻的嫡传弟子,有些不解,疑惑为何师尊要如此大费周章,龙门境老修士感慨道:“修行路上,只要能结善缘,无论大小,都莫要错过了。”

年轻弟子似有所悟,老修士害怕弟子误入歧途,不得不出声提醒道:“你这般年纪,还是要勤勉修行,潜心悟道,不可过多分心在人情世故上,晓得个利害轻重就行了,等哪天如师父这般腐朽不堪,走不动山路了,再来做这些事情。至于所谓的师父,除了传你道法之外,也要做这些未必就合乎心意的无奈事,好教门内弟子以后的修行路,越走越宽。”

老修士揉了揉弟子的脑袋,叹息道:“上次你独自下山历练,与千壑国权贵子弟的那些荒唐行径,师父其实一直看在眼中,若非你是逢场作戏,觉着以此才好拉拢关系,实则本心不喜,师父就要对你失望了。修道之人,应当知道真正的立身之本是什么,哪里需要计较那些红尘人情,意义何在?切记修行之外,皆是虚妄啊。”

年轻弟子心中惊悚。

老修士笑道:“刚好借此机会,点破你心中迷障,就不枉费师父送出去的二十枚雪钱了。”

年轻弟子作揖谢道:“师恩深重,万钧定当铭记在心。”

那位福荫洞山主,抚须而笑,带着寄予厚望的得意弟子,一起行走在视野开阔的山脊小路上。

陈平安负剑骑马,从千壑国北境继续往北。

他当然猜不到自己先前拜访福荫洞府邸,让一位龙门境老修士借机点醒了一位衣钵弟子。

在一个斜风细雨的大暑时分,陈平安一人一骑,递交关牒,顺利通过了大骊边境关隘。

这次返回龙泉郡,陈平安拣选了一条新路,没有走红烛镇、棋墩山那条线。

这一路,大雨时兴,湿暑之气蒸郁异常,让陈平安差点误以为行走在了书简湖宛如蒸笼的夏日时分。

不过大暑热,秋后凉。夜间蟋蟀鸣叫不已。

其间在一处山巅古松下,夕阳西下,见着了个袒胸露腹、手持羽扇的豪迈文士,身边美婢环绕,莺声燕语,更远处,站着两位呼吸绵长的老者,显然都是修行中人。

陈平安牵马而过,目不斜视。

远去山巅之后,陈平安便有些伤感,昔年大骊书生,哪怕是已经能够进入山崖书院求学的士子俊彦,仍是一个个削尖了脑袋去往观湖书院,或是去大隋,去卢氏王朝,总归是大骊留不住人。按照崔东山的说法,那时候的大骊文坛,读书人吵架之前,或是提笔之前,不提几个别国硕儒的名字,不翻几本别国文豪的著作,不找几个别国文坛上的亲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