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
至于最后在大骊关隘那边才第一次与陈平安相逢的于禄和谢谢,可就没有这份待遇了。
大骊北岳正神魏檗并未出现,圣人阮邛也没有露面。
一位曾经与茅小冬拍过桌子,然后被崔东山谈过心的山崖书院副山长,有些皱眉。大骊此举,合理却不合情。
分量最重的两位,都如此无视了山崖书院。
关键是林鹿书院也好,郡城太守吴鸢也罢,好像都没有要为此解释一二的样子。
这位出身大隋世族的副山长心中难免唏嘘,说到底,还是双方国力的此消彼长使然。遥想当年,我大隋和那卢氏王朝山川,有多少大骊读书人慕名而来,以与两国名士有过诗词唱和而沾沾自喜。
队伍停步,书院老夫子们与大骊那些人客套寒暄。
李宝瓶瞧见了自己爷爷,这才有点小时候的样子,轻轻颠晃着竹箱和腰间银色葫芦,撒腿飞奔过去。
老人笑着嚷嚷道:“小宝瓶,跑慢些。”
李宝瓶在老人身前一个急停站定,笑着,大声喊“爷爷”,笑容灿烂。
老人言不由衷地埋怨道:“大姑娘家家的了,不像话。”
不远处,大隋豪阀出身的马濂见到了终于露出笑颜的那位姑娘,他松了口气,心情也跟着好起来。
刘观看到这一幕,摇头不已。马濂这只呆头鹅,算是无药可救了,在书院就是如此,几天见不到那个身影,就失魂落魄,偶尔路上遇见了,却从来不敢打招呼。刘观就想不明白,你马濂一个大隋头等世家子,世代簪缨,怎么到头来连喜欢一个姑娘都不敢?
李槐是知道内幕的。
先前书院收到了陈平安从龙泉郡寄来的书信,李宝瓶就打算告假返乡,只是当时书院夫子没答应。就在李宝瓶准备翻墙跑路的时候,突然传出个消息,茅山长要亲自领路,带着一部分书院弟子去往大骊披云山,一路游历,然后与林鹿书院切磋学问,此外,还可以观看千百神灵携手夜游访山岳的盛大场面。
还是怪李宝瓶自己,说是要给她的小师叔一个惊喜,先不告诉落魄山那边他们可以回乡了。结果走到半路,李宝瓶不知道从哪儿得了消息,可能是收到了家书或是什么,然后就开始没有精气神了,越来越沉默寡言,恢复了前几年她在书院读书的光景。
如今在山崖书院,随着李宝瓶书读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快,跟人请教的次数,抛出来的问题,反而越来越少,起先几乎回回都被问倒的夫子先生们,竟是人人觉得寂寞了,没了那些刁难,还真不适应,都怀念当年那个一本正经与他们问怪问题的红袄小姑娘。
按原定计划,山崖书院学子需要先到披云山的林鹿书院,接下来有两天的自由行动时间,然后重新聚在林鹿书院,观看那场大骊北岳举办的神灵夜游宴。
一行人浩浩荡荡穿过了小镇。
李氏老人没有去往福禄街祖宅,而是打算跟随小宝瓶一起入山。当然作为一位元婴修士和大骊头等供奉,本身儒家学问又深,老人没有陪在李宝瓶身边,因为那只会让孙女更加远离大隋同窗。
在大隋书院学子刚刚离开小镇,路过那座真珠山后,一个手持行山杖、腰间刀剑错的黑炭丫头,身边跟着一头身形矫健的黄狗,一起奔跑。她个儿矮,瞧不见队伍当中那一袭红色,直到跑到了自家师父的山头上,才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裴钱使劲挥手,中气十足地喊道:“宝瓶姐姐!我在这里,这里!”
李宝瓶猛然转头,看到了裴钱蹦蹦跳跳的身影,她赶紧离开队伍,跑向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