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第136章 人心中须有日月
不知不觉,渡船已经进入山高水深的黄庭国地界。
陈平安来到船头赏景。
开渡船的很贴心,故意降低了渡船浮空的高度,有些时候就直接与险峻高峰擦肩而过,与飞鸟做伴。
黄庭国作为古蜀之地分裂出来的版图,许多大山头的谱牒仙师,付点钱给当地仙家和黄庭国朝廷后,便联络各方势力一起循着各类地方志和市井传闻,大肆挖掘江河,迫使河流改道,让河床干涸裸露出来,以寻找所谓的龙宫秘境,此外,也经常会有野修来此试图捡漏,碰碰运气。目盲老道人师徒三人当年也曾有此想法。只不过福缘一事,虚无缥缈,除非修士财大气粗,有本事打点关系,然后一掷千金,广撒网,不然很难有所收获。
渡船目的地在大骊京畿以北的长春宫,会路过龙泉郡牛角山,陈平安没有打算在那边下船,按照既定路线,先去趟旧属于嫁衣女鬼的那座府邸,探望一下顾璨父亲,然后沿着绣江、红烛镇、棋墩山和铁符江这条熟悉的路线,以坐桩御剑姿态,火速返回落魄山,不然骑乘马匹还是太慢,会误了那艘跨洲去往北俱芦洲的渡船。
一艘渡船不可能单独为一位客人降落在地,故而陈平安已经跟渡船这边打过招呼,将那匹马放在牛角山便是,让他们与牛角山渡口那边的人打声招呼,将这匹马送往落魄山。
渡船管事面有难色,毕竟渡船光是飞掠大骊版图上空,就已经足够让人胆战心惊,生怕哪位客人不小心往船栏外边吐了口痰,然后落在了大骊仙家的山头上,就要被大骊修士祭出法宝,直接打得粉碎,人人尸骨无存。而且牛角山渡口作为这条航线的倒数第二站,是一拨大骊铁骑专职驻守,他们哪有胆子去跟那帮武夫打些货物装卸之外的交道。
陈平安便多解释了一些,说自己与牛角山关系不错,又有自家山头毗邻渡口,一匹马的事情,不会招惹麻烦。
观海境老管事哭丧着脸,既不拒绝也不答应。后来还是陈平安偷偷塞了几枚雪钱,老管事这才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真正的原因,自然不是贪图那几枚雪钱,而是这个年轻人的大骊身份,不敢太过得罪。既然坐拥一座落魄山,那就是地头蛇了,这条航线是本家老祖耗费了大量人情和财力,才开辟出来的一条新财路,以后“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涉险帮个忙,就当混个熟脸,万一以后在哪个场合就用得着人情呢?
所幸那个年轻人也是个识趣的,得了便宜后,投桃报李,说以后停船时分,一有得闲,可以去往落魄山做客,他叫陈平安,山上酒茶都有,老管事这才有了些由衷的笑脸。不管真情假意,年轻剑客有这句话就比没有好,做生意很多时候,知道了某个名字,其实不必真是什么朋友。落在了别人耳朵里,自会多想。
之后某天,渡船已经进入大骊国土,陈平安俯瞰大地山水,与老管事打了声招呼,就让剑仙率先出鞘,自己则翻栏跃下,踩着那条金色丝线,急急画弧坠地而去。
老管事一拍栏杆,满脸惊喜。到了牛角山一定要好好打听一下,这个“陈平安”到底是何方神圣,隐藏得如此之深,下山游历,竟然只带着一匹马,寻常仙家府邸里走出的修士,谁没点神仙排场?
陈平安落在那条已经十分熟稔的道路上,也没有用一张破障符强行“破门而入,擅闯府邸”,这次再也无需阳气挑灯符带路,直接来到一处山壁,屈指轻弹如叩门。先前那次硬闯,被那位手臂缠绕青蛇的绣江水神冷言嘲讽,以大骊山上律法训斥一通,撂下一句“下不为例”。虽然看似是对方跋扈,实则是陈平安不占理,别说今天陈平安还不是什么真正的剑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