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138章 另一个朱敛 (9/17)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随其后,如果不是刚好碰到了阿良,一百个陈平安都死无全尸了。

当然大骊娘娘有她的理由,她儿子宋集薪在他陈平安这里吃过大苦头,差点被他这么个窑工学徒掐死在泥瓶巷之中。

在先后走过藕福地和书简湖后,陈平安其实已经可以大致梳理出大骊娘娘的脉络。

显然,这位手握权柄的大骊娘娘,在最得势之际,便开始谋划,帮着养在自己身边的儿子宋和,拉拢文武,至于那个为了大骊宋氏国祚气运“风生水起”的宋集薪,则让他留在骊珠洞天抢夺机缘,能为宋氏挣多少是多少。宋集薪死了,她多半也会掬一把辛酸泪,但对于一生下没多久便“夭折”,在宋氏族谱上早已被勾掉名字的宋睦来说,不过是再死一次罢了,可宋集薪的功劳,至少有半数,就是她这个母亲的功劳。她的功劳,自然就是她另外一个儿子宋和的功劳,这些内幕,一位位上柱国,这些大骊重臣都未必知晓,但是没关系,先帝认,崔瀺认,宋长镜也认,这就足够了。

宋集薪活着离开骊珠洞天,更是好事,当然前提是这个重新恢复宗谱名字的宋睦,不要贪心,要乖巧,要懂得不与哥哥宋和争那把椅子。

所以那次陈平安和出使大隋京城的宋集薪,在山崖书院偶然相遇,云淡风轻,并无冲突。

宋集薪与陈平安当邻居的时候,阴阳怪气的话语没少说,什么陈平安家的大宅子,唯一响的东西就是瓶瓶罐罐,唯一能闻到的香味就是药香。

不过除了骗陈平安违背誓言那件事之外,宋集薪与陈平安,大体上还是相安无事的,虽然互相看不顺眼,但也井水不犯河水,阳关道独木桥,谁也不耽误谁。至于几句怪话,在泥瓶巷杏巷这些地方,实在是轻如鹅毛,谁上心,谁吃亏。事实上宋集薪当年就是在这些市井妇人的琐碎言语上,吃了大苦头,因为太在意,一个个心结便成死结,神仙难解。

当渡船临近大骊京畿之地,这天夜幕中,月明星稀,陈平安坐在观景台栏杆上,仰头望天,默默喝着酒。

年幼时的陈平安,最怕生病,从熟稔上山采药,再到后来去当了窑工学徒,跟随那个死活看不上他的姚老头学烧瓷,对于身体有恙一事,最最警惕,一有发病的迹象,就会上山采药熬药。刘羡阳曾经笑话陈平安是天底下最娇气的人,真当自己是福禄街千金小姐的身子了。

年幼的陈平安曾经眼睁睁看着娘亲病倒在床,骨瘦如柴,最终医治无效,在一个大雪天去世,他是怕自己一死,天底下连个会挂念他爹娘的人都没了。

当年娘亲总说生病不会痛的,就是经常犯困,所以要小平安不要怕,不用担心。

一开始年幼的孩子真的相信了,后来才知道根本不是那样,娘亲是为了要他少想些,少做些,才咬着牙,硬熬着。

那一床老旧被褥,好些被角内里,都被娘亲扯碎了。

富贵人家,衣食无忧,都说孩子记事早,会有大出息。

贫苦门户,孩子懂事得早,还能如何,早些吃苦罢了。

当年的泥瓶巷,没有人会在意一个踩在板凳上烧菜的年幼孩子,被油烟呛得满脸泪水,脸上还带着笑的时候,到底在想什么。

一个独自奔走在神仙坟去祈福许愿的孩子,会不会怕黑,会不会害怕那些鬼气森森的市井传闻。跪在地上给神仙菩萨们磕头的时候,说先欠着香火,以后长大了,他一定补上,算不算虔诚。

没有人会记得当年一扇屋门里,妇人忍着剧痛,咬紧牙关,仍是有细微声响渗出牙缝,钻出被褥。门外,那个满脸惨白的孩子,不知所措,蹲在地上,双手捂住耳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