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而且还是姜尚真那个真境宗坐镇,和先前无法无天的书简湖相比已经判若云泥,说句难听的,刘重润那点家当,真境宗还真不会见财起意。搬到了龙泉州,一样还是寄人篱下,陈平安该收珠钗岛的神仙钱,一枚都不会少。珠钗岛既兴师动众,刘重润又耗费财力,陈平安实在是想不通刘重润怎么做的买卖。
就像陈平安不清楚李柳和李源的关系,也不明白沈霖和李源的牵连,所以这一路,就是与这个南薰水殿水神娘娘客套寒暄。
由于在书简湖青峡岛做惯了此事,陈平安早已无比娴熟了,应对得滴水不漏,言语句句客气,却也不会给人生疏冷淡的感觉。例如会与沈霖虚心请教凫水岛上公主升仙碑的渊源,沈霖当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作为龙宫洞天与水正李源一样资历最老的古老神祇之一,对于自家地盘的人事如数家珍。
李源听着两个头回见面的家伙,在前边热络闲聊,觉得有些好玩。只是好玩之余,又觉得有些悲哀。
那个高高在上的江湖共主,时隔无数年,好不容易走了一趟这座济渎避暑的龙宫洞天,结果呢?连南薰水殿都懒得去看一眼,连申饬这个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沈霖一两句,都懒得说。
李源甚至可以笃定,如果不是这个“陈先生”大驾光临,那个江湖共主,连自己这个看护一座避暑行宫无数年的济渎水正,都不会多看一眼。真是无情。
李源总觉得他也好,沈霖也罢,也算品秩相当不低的神祇了,也算足够漠视世俗人情了,可相较于那位高不可攀的远古大神,真是好似人间痴情种。
沈霖似乎谈兴颇浓,主动为陈公子介绍起了龙宫洞天的风土人情。这是陈平安最愿意听到的。
自打陈平安第一次和小宝瓶他们出门远游,就是如此。
上山问樵夫,下水问舟子,入城过镇便要去问当地百姓,当年都是陈平安亲自去做的,哪怕是想事情最认真、做事情也很细致的李宝瓶想要为小师叔分忧,陈平安还是会不放心。其后,独自游历四方,依旧如此。
任何一方陌生的水土,陈平安只要觉得无法了解全面、将脉络看得透彻,就会心中难安。
这大概和早年嫁衣女鬼拦道、飞鹰堡变故、误入藕福地,以及经历过鬼蜮谷幕后杀机等等一系列的风波,有着很大的关系。
陈平安知道自己在此事上,若是心性走了极端,一直不作出转变,便会是修行路上的一道坎坷关隘。
这个念头,是遇到李柳后,陈平安才突然意识到的。
因为陈平安对照李柳身在此处的言行举止,发现自己哪怕是返回了家乡,除了在泥瓶巷祖宅一人独坐,还算可以什么都不多想,此外哪怕是在落魄山竹楼,在骑龙巷铺子,也习惯了让自己沉浸在那种“我知万事,琐碎无漏”的偏执心境,所以陈平安才会如此艳羡缩地千里成方寸和那神人掌观山河两门仙家神通。
尤其是李柳随口道出的那句“只要心不静,走再远的路,其实还是在鬼打墙”,简直就是一语惊醒陈平安这个梦中人。
陈平安敢说自己从来都知道到底想要什么,要去什么地方,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可是一路行来,道路之上,原来一直磕磕绊绊,坎坎坷坷,并非全是大天地的因缘际会使然,他陈平安自己也有着诸多“福祸自招”。所以陈平安那天坐在屋脊上,会觉得天地茫茫,不知如何落脚走出下一步。
十年之约,成为金身境武夫,重返倒悬山。
重建一座长生桥,成功炼化五件本命物。
成为一个心目中真正的剑客,争取同时成为一个得大自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