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捻芯对于此次缝衣,为陈平安“作嫁衣裳”,可谓用心至极。
道理很简单,如此练手机会,她这辈子都不会再有了。而且一旦成功,至少两座天下的练气士,尤其是那些道貌岸然的宗门谱牒仙师,都会知道她捻芯,作为过街老鼠一般的缝衣人,到底做成了怎样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
要像那人间每当提及棋术,注定绕不开白帝城,说到道法,就绕不开天师。
所以捻芯比陈平安更渴望成功。以至于作为一位玉璞境修士的缝衣人,她下刀、出针久了,都会经常感到眼睛发涩泛酸,便拿起手边那枚养剑葫,倒出一颗水运浓郁的碧绿珠子,仰起头,将其滴入眼眸中。
除了向陈平安借来的养剑葫,捻芯在两次缝衣之后,就拿出了两件压箱底的仙家至宝,分别是金箓、玉册。
老聋儿低头看着金箓、玉册,点头道:“好东西。”
白发童子惋惜道:“可惜了。用完之后就作废了,不然我家隐官爷爷,一定会两眼放光。”
两物都是捻芯的道缘所在。
捻芯曾经与陈平安坦言,她的修道机缘,除了缝衣人的诸多秘术神通,再就是来自金箓、玉册,皆是极为正统的仙家重宝,能够与缝衣之法相辅相成,不然她肯定活不到今天。
寻常修道之人,哪怕与捻芯同为玉璞境,根本看不清金箓、玉册的内容,就像存在着一座天然的山水阵法。只不过老聋儿和白发童子,都很不寻常。
玉册是中土神洲一个古老王朝的禅地玉册,册分二十四简,简与简之间以金线串联,每一片玉册都被秘术裁齐磨光。
金箓是一部《箓牒真卷》,真卷又名《授箓图》,全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总计十六个大字,前八字“三洞金文总真仙简”,字体皆是云篆,云雾缭绕,缓缓流转,后八字“道法与天地共长存”,是祈福之语,是龙虎山一位大天师亲笔撰写。第二部分是六十一位神仙画像。第三部分才是整部《箓牒真卷》的正文,内容是一位皇后娘娘,希冀着成为道教上仙玄君。传闻王朝覆灭之后,女子潜心修道,最终举霞飞升。
玉册还好,摊放之后,不过一尺。但是那部真卷,全部摊开,长达丈余。
之所以取出这两件重宝,是捻芯会以缝衣人独门术法,或摘文字,或剥取符箓,或拓云纹,再以诰敕贴黄之法,一一安置在陈平安的肌肤、筋骨之上。所以说捻芯为了此次缝衣,已经到了倾家荡产在所不惜的地步。
至于陈平安会遭受多大的劫难、苦痛,捻芯根本不在意,既然敢来此地,敢做此事,就乖乖受着。
这会儿看着地上的金箓、玉册,老聋儿才记起一件小事,先前他答应了陈平安那桩买卖,用以换取三名弟子全须全尾地走出牢狱。
双方谈妥了,老聋儿需要拿出一门适宜妖族修行的道法,以及两件法宝品秩的山上物件,而且必须是法宝当中的珍稀之物,无论是炼化还是使用,门槛要低。
赠送两件法宝是小事,但是那门道法,就有些小麻烦了。一门传承有序的山上道法,必然禁制极多,就像方寸物和咫尺物,以及某些珍稀符箓,都有开门、关门之法。又如龙虎山天师府的某张祖传符箓,都是历代天师层层加持,天师府子嗣之外,别说是炼化,任你是仙人境修士,一样提都提不起。
仙家的高深术法,以诀成书的,往往契合大道,编撰成书成册之后,天然蕴含神异,一来承载道诀文字之物,材质定然不简单,二来哪怕大修士撤去了种种禁制,境界低的练气士一样看不成。所以宗字头仙家,往往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