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这傻大个,打架总是怎么吃亏怎么来,比他小师弟差远了。不过这股子一往无前的气势嘛,还是很足的。”
东宝瓶洲天幕处,大如山岳的那尊神道余孽,被仿佛芥子大小的那个身形一线撞开,那个无比渺小的人物,对着巍峨神灵出拳不停,一时间天上雷声大作,最终那个不速之客,连同手掌、胳膊和头颅,瞬间崩裂。
将近小半洲之地的高空,溅落了无数金色雨点,不等它们落在人间,绝大多数金身碎片就已经消逝,消融于天地间,然后仿佛被冥冥之中的大道牵引一般,剩下的金色雨水,几乎都落在了披云山周边千里之地,只是在堪堪落地融入山水之时,金光一闪而逝,让好些山水神灵、仙家洞府瞠目结舌,难不成是被那魏大山君截和了?一些个得道高人立即掌观山河,再看那披云山,好像山水灵气也无增长太多,奇了怪哉。
骑龙巷台阶上,一位笑眯眯的女子,抖了抖金光流溢的袖子,不过异象倏忽收起。
老秀才说道:“劳烦前辈帮忙带个路。”
杨老头点点头。
刘十六心思微动,一个急坠,然后临近人间大地后,突然缩地山河数千里,来到了小镇的药铺后院。
见着了那个已经站在长凳上的老秀才,刘十六一下子红了眼眶,也亏得先前在霁色峰祖师堂就哭过了,不然这会儿,更丢人。
老秀才站在凳子上,抚须而笑。
刘十六快步走去,热泪盈眶,作揖朗声道:“君倩拜见先生!”
昔年四个学生当中,崔瀺内敛,左右锋芒,齐静春最得文圣真传,刘十六最木讷,却也最性情中人。
老秀才拍了拍魁梧汉子的肩膀,这才跳下长凳,然后捻须点头,笑道:“不愧是白也兄的好兄弟,我的好弟子,好一个只驱龙蛇不驱蚊!”
老秀才带着刘十六一起游览这座槐黄县城,刘十六不曾游历过骊珠洞天,所以谈不上物是人非之感。
大个子只有伤感。
这里便是小齐身处异乡却视为心安处的地方。
真正的读书人,容易四顾茫然,最难在书海无涯的求学路上,找到可以放下心的“吾乡”。
刘十六有些后悔自己的那趟归山远游,应该再等等的,哪怕依旧无法更改骊珠洞天的结局,总归能够让小齐知道,在他独自远游时,身后犹有一位同门师兄弟的目送。不至于那么孑然一身,好似与整个天地为敌,甚至会让人可怜,让人笑话,让人不理解。
老秀才轻声道:“傻大个,不用太伤心,咱们读书人嘛,翻书求学时,用心会意,与历代前贤为邻为友,放下圣贤书后,当仁不让,舍我其谁。”
老秀才喃喃重复了一句“舍我其谁”。
刘十六点了点头,只不过还是有些心情低落。约束秉性本心,确实一直是他所擅长。
岁月悠悠,海屋添筹,若是按照真实年龄而言,别说是几位师兄弟,就连先生,挚友白也,都不如他“年长”。远远不如。
只是闻道有先后。所以刘十六身边这位个子不高、身材消瘦的老秀才,才会被称呼为“老”秀才。
槐黄县如今是大骊王朝的头等上县。
小镇百姓,曾经最挣钱的活计是那烧造瓷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今本土人氏却几乎都离开了小镇和龙窑,卖了祖宅,纷纷搬去州城享福,昔年小镇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官老爷,就是督造官,如今大大小小的官员胥吏却随处可见。如今桃年年时令而开,没了老瓷山和神仙坟,却有了文武庙的香火,大山之巅,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