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只以利相交。落魄山,钱要挣,香火情要挣,人心更要挣!
崔东山说道:“我今天比较指手画脚,是例外,关于这座莲藕福地,以后都只会由着你拿大主意了。你愿意跟人商量就商量,不愿意就自己放开手脚去做。既然先生相信你,我就相信你,所以你不用介意我如何想,咱们平辈,没必要,只是你不要让先生失望。”
曹晴朗向小师兄作揖致谢,其实心情并不轻松。
崔东山突然对朱敛笑问道:“我今儿行事比较出彩,老厨子不会不高兴吧?”
朱敛笑道:“能者多劳嘛。做多错多尚且人莫怪,何况崔小先生是做多对多。”
崔东山收回视线,俯瞰人间:“一直砸钱又砸钱,总算可以挣钱喽,时来运转,好兆头,大好兆头!”
世间每一座到达瓶颈的上等福地,就真是一个财源滚滚的聚宝盆了,手握福地的“老天爷”宗门、豪阀,只管尽情搜刮那些应运而生的天材地宝,带离福地。
一些福地的本土修道之人,也可以顺势打破樊笼,被带离福地,成为“天外”仙府的祖师堂谱牒仙师,这就是许多福地书籍上所谓的“得道飞升,位列仙班”。
这就是福地持有者,以天地灵气,或者说实打实的神仙钱换取一位位货真价实的神仙。而且此举,不损大道,不坏地利,不伤人和。
最后,朱敛拉着反正无事可做不如在此散心赏景的魏山君一起继续坐镇天幕,负责盯着那幅画卷,长命道友和账房先生韦文龙开始远游捡钱。
崔东山带着裴钱、米老剑仙,以及一个可有可无的泓下,一起离开福地。
曹晴朗悄然去往南苑国京城。
童生,秀才,举人,状元,都是曹晴朗的功名。曹晴朗昔年参加南苑国科举,一路势如破竹,乡试得解元,会试得会元,殿试得状元,成为藕福地历史上第一个连中三元的读书人。连夫子种秋都哭笑不得,这可是曹晴朗凭自己本事挣来的一连串功名。所以曹晴朗后来离开成了南苑国京城官场的一桩天大悬案。
当年在中土神洲礼记学宫遇到师祖身份的文圣老先生,老秀才从种夫子那边听闻此事,大喜过望,差点儿没当场烧三炷香,说:“了不得了不得,好一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咱们文脉牛气冲天啊,做学问的,下棋的,喝酒的,练剑的,写字的,练拳的,言语得体的,哪个不天下无敌,如今连唯一美中不足的功名一事上都扬眉吐气了!”
崔东山留在了落魄山,泓下战战兢兢跟在一旁。
裴钱和米裕则一起徒步去往牛角山渡口,一南一北,裴钱要乘坐渡船去南岳地界战场,米裕则走一趟北俱芦洲彩雀府。
商贸越来越繁华的牛角山渡口,曾是一个正儿八经名为包袱斋的仙家山头,大小建筑绵延成片,阁楼坊市皆有。当年包袱斋看走了眼,不看好大骊铁骑的南下,等于半卖半送给了披云山和落魄山,事后包袱斋不是不后悔,也想要高价买回去,但魏檗刚好以一场夜游宴款待了包袱斋贵客,在那之后就没有下文了。
米裕稍后会让魏山君先帮忙送其到北岳边境,然后隐藏气息,独自御剑跨洲北去,刚好顺路游览那座牵连两洲的跨海长桥。裴钱这次出门远游,没有手持行山杖背竹箱,那把狭刀祥符她也留在了落魄山,只是腰悬一块大骊刑部玉牌,以及另一侧腰间的叠放双刀。她会化名郑钱,乘坐一条大骊边军渡船南下。
裴钱打算先压境在金身境,用皑皑洲口音,拳法近似马湖府雷公庙一脉。
米裕对裴钱说道:“自己小心。”
裴钱点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