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静春又担任骊珠洞天坐镇圣人一甲子。
周密一样在打量四周,探查一些微妙的大道显化以及泄露的天机,很快就被他发现了蛛丝马迹。在那些光阴画卷的间隙,有星光点点的微妙异象,如烛火飘摇,哪怕灯烛远去,原地却依然有丝丝缕缕的微弱火光残存,最终勾连成一条路线清晰的道路,就像是一条承载光阴流水的河床。若是放在桐叶洲的真实山河当中,这条道路就是起始于扶乩宗喊天街桓家飞鹰堡,由西及东。北晋国与大泉接壤处,埋河水神庙,桃叶渡,照屏峰,北去天阙峰渡口,由南往北,其中以观道观旧址作为最重要的中枢渡口。
周密虽说奇怪齐静春为何不做半点遮掩,但反正暂时闲来无事,便随口道破天机:“这条陈平安当年走过桐叶洲的路线,就是师兄崔瀺帮你选择的‘船锚’灯火?所以半点不怕我先前在扶摇洲驾驭光阴长河针对十四境白也的手段?也就是说,如今齐静春心中仅存数念,其中一个大念头,便是你那师弟陈平安?看来你们两人的师弟,也未曾让两位师兄失望,游历途中,有意无意,心念颇重,好似在与某人共游山河。这个最终成为你们文圣一脉关门弟子的读书人,估计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生平著述第一书,便是这部山水游记,好个无巧不成书,恰好与今日齐静春远游桐叶洲遥遥呼应。”
齐静春浑然不觉,只是在那边打量光阴画卷。
周密不认为这是齐静春的手笔,多半还是那头绣虎的谋划,毕竟崔瀺行事更加功利。
难怪齐静春一现身,就敢将战场选择在桐叶洲这个已算周密囊中物的大天地,因为退路都已经被师兄崔瀺和师弟陈平安合力铺好了。
这条退路上又像有稚子嬉戏,无意间在地上搁放了两根树枝,人已远走枝留下。又像是一条陋巷道路上的泥泞小水滩,有人边走边放下一块块石子。
如今的齐静春,比较古怪,既无身躯皮囊,也无真实魂魄。可虽是个一切实物皆空空荡荡的无境之人,却又有十四境修为。所以齐静春不太能够分心起别念,不然就自己打破这种玄之又玄的境地了。简而言之,就是齐静春早已画地为牢,只存下几个可以称之为信念的想法,其余全部斩尽,化作傀儡,这么多年来,齐静春始终将自己拘押在某一截光阴长河中,此间煎熬,世上几人能懂,不超过一手之数,三教祖师、崔瀺、周密。此外十四境,哪怕修为足够,但是对于光阴长河的了解,终究不如他们五人透彻。
所以齐静春其实很容易答非所问,自说自话,一切都以几个残存念头作为所有立身之本。一旦多出念头,齐静春就会折损道行。
故而双方接下来这场厮杀,与以心中诗歌合道的白也大不相同,仗剑白也是心中诗篇不用尽,就一直是修为巅峰,眼前齐静春十四境的境界,却只会越来越“下山”。
齐静春都不着急,周密当然更无所谓。
周密突然笑道:“知道了你所依,骊珠洞天果然因为齐静春的甲子教化,曾经孕育出一位文武两运融合的金身香火小人。只是你的选择,算不得多好。为何不挑选神仙坟那尊更合适的泥塑神像,偏要挑选破损严重的这一尊?道缘?念旧?还只是顺眼而已?”
同样是圣人一般的言出法随,被周密一语道破天机后,齐静春身后便自行显现出一尊隐秘法相,是一尊彩塑斑驳、金身破碎不堪的五彩披甲神人,却头别玉簪。铠甲鳞片连绵,甲胄边缘饰有两条珠线,连串宝珠颗粒圆润饱满,断臂极多。齐静春以一种另辟蹊径的法门,依托金身小人凝聚出来的山河气运,达到一种暂时重塑完整魂魄的境界,再以一尊道门灵官神像作为栖身之所,又以佛性稳固“魂魄”,最终契合“明虽灭尽,灯炉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