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330章 次第花开 (7/14)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寥?怪谁?当然是怪她这个掌柜的不懂生财之道,不然还怪这位礼数周到的陈山主啊?太没道理的事情。

正阳山未来下宗的首任宗主正是旧朱荧王朝的剑修元白,因为曾经与风雷园黄河有过一场问剑,元白伤及大道根本,不出意外,昔年旧朱荧双璧之一的天才剑修此生剑道会止步于元婴境。

竹皇也确实算是个能忍的人,元白曾在观礼途中,在众目睽睽之下公然宣称自己退出正阳山,摆明了你们一线峰祖师堂谱牒不除名,元白就当自己动手一笔勾销了。

当然,目前还只是个所谓的下宗,就像倪月蓉说的,还不敢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经过那么一场观礼风波后,意外就更多了。

之前中土文庙议事当中,宋长镜额外跟文庙讨要了至少三个宗门的名额,宝瓶洲的宗门候补当中,除了这座正阳山,还有只欠缺一位上五境修士的云霞山、位于雁荡山大小龙湫附近的一座佛门古寺以及陆沉嫡传弟子曹溶昔年的那座山中道观备选,神诰宗也希望能多出一座下宗,再加上大骊本土仙府长春宫……总之,如今各方势力都在争夺这三个名额。

本来正阳山最有希望增添一座“宗”字头下宗仙府,别看宋睦故意从中作梗阻拦此事,还摆出了一副半点没商量的架势,其实就是在跟宋和唱双簧,一个红脸一个白脸,让正阳山修士不至于太过目中无人,免得尾大不掉,未来难以约束,又能让正阳山多往外吐些货真价实的宗门底蕴,同时能够打消一部分山上仙府,尤其是老牌“宗”字头对大骊宋氏倾力扶植正阳山的那份怨气。

一举三得之余,大骊朝廷还藏着一记后手。不是正阳山如何受大骊朝廷青睐,而是大骊宋氏和宝瓶洲需要聚拢起更多原本散落一洲山河的剑道气运,所以正阳山创建下宗其实悬念不大。

在陈平安看来,反而是一直口碑最好且呼声最高的云霞山最不可能正式跻身宗门行列了,不单单是缺少一位坐镇山头的玉璞境那么简单,而是大骊有更深远的谋划。

山崖书院、林鹿书院都已跻身文庙七十二书院之列,再加上一寺庙一道观跻身宗门,那么儒、释、道三教就算在宝瓶洲真正扎根了,一洲山河气运就可以逐渐稳固下来,天时步入正轨。

最关键的还是三教祖师那场散道,宝瓶洲就可以获得更大的气运馈赠,相信这些早就在师兄崔瀺的既定谋划之内了。

陈平安自认就像一个棋手,只是死记硬背了些所谓的妙手、定式,在棋盘上东拼西凑,长于拆解和切割,短于缝补和黏合。这也是一场观礼正阳山,陈平安必须处心积虑、谋而后动的根源所在——务必让自己占尽先手优势,得以率先落子。

所以比起师兄崔瀺,郑居中和吴霜降都差得远了,师兄可是人情练达得不知不觉,老谋深算得不露痕迹。

泥瓶巷的宋集薪其实也在成长,据说如今中土神洲有几份山水邸报都开始专门研究骊珠洞天的年轻人了,雨后春笋,茁壮成长,修竹成林。

方才倪月蓉误以为陈平安说创建下宗是件小事是在挖苦正阳山,往伤口处撒盐,其实那还真就是一件小事。当然,前提是正阳山自己别再作妖了,老老实实低头求人,出钱又出人,剑修乖乖投军入伍,担任随军修士,跟随大骊铁骑去往蛮荒参战,那么下宗一事自然就会水到渠成。不是倪月蓉不够聪明,而是过云楼和青雾峰都不够高的缘故,就算修士站在山顶,也看不远。

真正的意外,其实是陈平安铁了心要让正阳山在数百年之内自行消亡,比如落魄山下宗就放在宝瓶洲中岳地界,而不是桐叶洲,处处与正阳山针锋相对,那么后者很快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坐吃山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