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被封为侯,历任县城隍、郡城隍和此地山神。
跳波河的河伯岑文倩生前曾经担任过转运使,主持一国漕运疏浚、粮仓营建两事,官至礼部尚书,死后被追赠为太子太保,谥号文端。
窦淹笑着点头,高高举起双臂,与青衫客抱拳还礼:“幸会幸会。”
哟,小娃儿看着年纪不大,眼光倒是不错,竟然认得出自己和岑文倩。尤其身边老友是出了名的深居简出,不管是谁大驾光临,一律闭门谢客,架子比那江河正神还大。
岑文倩这装聋作哑的犟脾气,就连窦淹也无可奈何。跳波河因河中老鱼跳波嚼而食得名,在山上山下都名气不小,来此垂钓的山上仙师和达官显贵就跟河里独有的杏鲈、巨青一般多。几百年间,也没见岑文倩与谁套近乎,若换成窦淹,早结识几大箩筐的豪贵公卿,再拉拢为自家祠庙的大香客了。
青衫客环顾四周,微笑道:“岑河伯果然如外界传闻一般性情散淡,根本不在意香火多寡,只管着河内水裔不犯禁即可,不屑经营山水气数。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被跳波河恩泽的数十万百姓已经差不多有两百年没出过一位二甲进士了,只是断断续续冒出过两位同进士出身的……如夫人?”
其实一早的跳波河无论是山水气数还是文武气运都十分浓厚醇正,在数国山河享誉盛名。只是岁月悠悠,数次改朝换代,岑文倩也就意态阑珊了,只保证跳波河两岸没有洪涝灾害,自家水域之内也无旱灾,就不再管任何多余事,以致至今还是个河伯,不然以跳波河的名声和水运浓郁程度,怎么都该是朝廷封正的水神老爷了,甚至在那一国礼部供奉的金玉谱牒上边抬河升江都不是没有可能。
窦淹忍着笑,憋着坏:好好好,解气解气,这小子拐弯抹角骂得好,岑文倩本来就是欠骂。虽然对于老友如今的处境十分心酸,但无论是生前官场还是山水官场,疏散清淡,洁身自好,半点不去经营人脉,能算什么好事?
不过听着那“如夫人”的调侃,窦淹又有些啼笑皆非:这个官场说法有点损啊。
赐同进士出身,相较于一甲三名和二甲进士,就类似小妾嘛,如夫人而非夫人。
听着一个陌生人的含蓄挖苦,岑文倩倒是不以为意。毕竟不是那种劈头盖脸的登门骂街,就当没听明白好了。
见那外乡人挑选了一处钓点,竟然自顾自拿出一罐早就备好的酒糟玉米,抛洒打窝,再取出一根青竹钓竿,在河边摸了些螺蛳,挂饵上钩后,就开始抛竿垂钓。
窦淹是个天生的热心肠,也是个话痨,与谁都能攀扯几句:“这位曹仙师,哪儿人哪?”
“大骊本土人氏,这次出门南游,随便走随便逛,踩着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这敢情好,要是再晚来个几天,说不定就与杏鲈、大青鱼错过了。”
“窦山神,此话怎讲?”
岑文倩轻轻咳嗽一声,窦淹却懒得理会他,反而起身来到青衫客身边蹲着,自顾自说道:“曹仙师有所不知,如今大骊那边大渎改道,跳波河说不定就要成为往事了,不少水裔都已经开始搬迁,届时河床裸露,两岸杏枯死,何谈什么杏鲈?”
陈平安点头道:“如此一来,跳波河确实遭了大殃。亏我来得巧。”
后边那句话,听得窦淹心凉了半截:“曹老弟,我见你面善,也不与你兜圈子,不妨与窦老哥说句透底的话,你该不会是大骊京城工部的官员吧?表面上垂钓自娱,实际是在勘验山川河流?官儿大不大,老哥看人的眼光一直不差,看老弟你这一身官气,啧啧,不小,真真儿不小,得是一司主事起步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