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左道。
三方都想要亲眼见证注定载入青史、流传千万年的“搬月”一幕。
白玉京有一小撮道官对此事最为在意,他们境界不高,但是地位超然,被誉为“山上史官”,专门编撰白玉京以及整座天下的正统“青史”。类似山下王朝的起居注,记录一座天下道官的所作所为,无论善行劣迹,皆不为尊者讳。
白玉京每一道敕令、五城十二楼为天下各路道官传授道法、山下各大王朝变迁、四时气候、八方符瑞、各国道官户籍增减、大小道门宫观废置,皆由这拨“史官”详细记录在册,而且除了白玉京三位掌教,谁都没有资格翻阅。
不过大玄都观的孙怀中孙道长给了一句评语:落笔圆滑,弱于气象,不敢说真正的好话和坏话,浪费笔墨。然后建议他们从白玉京搬到玄都观,保管从此妙笔生,气象一新。
白玉京余掌教至今不曾降下一道法旨,更不曾亲自现身,自然就无人出手,擅自接引那轮明月迁徙青冥天下。
大门那边剑气凛然不说,又有礼圣和白泽一场厮杀,一着不慎,被裹挟其中,就是身死道消的下场。有心气的未必有实力插手,白玉京之外既有胆子又有实力的暂时有三人,一个是懒得动,一个是不愿太早现世,还有一个是不愿在公开场合风头盖过自己的道侣。
这三人正是孙怀中及他不远处的两名女冠,她们年纪都不算小了。
孙怀中抚须而笑:“我就说嘛,怎么好久没见着二皮脸的陆老三了,原来是又出门遛弯了。”
孙怀中唏嘘不已。方才匆匆一瞥,他瞧见了陈小道友的那顶莲冠,以及坐在里边使劲朝自己招手的陆掌教。他抚须而笑:“不得不承认,这次小三儿立功不小,换成我是那位真无敌的话,肯定得给师弟几大口热乎的。”
为朋友白送绰号,添砖加瓦,锦上添,孙怀中要是自称天下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
“那个与贫道可谓莫逆之交的陈小道友,英姿飒爽,风采犹胜当年啊,观其财运气象,似乎又重操旧业,挣了个盆满钵盈。”
毕竟那种实打实“背井离乡”的勾当,不是谁都做得出来的。
上次远游他乡,孙怀中从浩然天下的俱芦洲收了詹晴和狄元封两个正儿八经的记名弟子。
原本彩雀府的柳瑰宝也可以成为他的嫡传,但是错过了。
用孙怀中的话说,就是上了岁数的老人一定要多跟年轻人打交道,可以蹭点朝气,磨掉些暮气。
只是传授道法一事,他自己没有太过上心——反正观内徒子徒孙本来就多,也比他更有耐心——就将詹晴和狄元封丢给了两个上了岁数的弟子。
老道长给出的理由极为服众:“你们这些师兄弟之间就该多亲近多走动,不然一年到头碰不着几次面,不像话。”
大潮宗的年轻宗主徐隽如今是一个玉璞境的鬼修,他的道侣朝歌则是飞升境巅峰女冠,更是两京山的开山祖师,道号复勘。
这两座曾经一见面就打生打死的道门大宗历史上都曾建立过下宗,结果都被对方宗门坑害没了,由此可见两宗之间仇怨之大。所以孙怀中就必须出马了,说了句老成持重的肺腑之言:“天底下就没有一桩联姻解决不了的事情!”
此言一出,整座天下皆赞叹不已。
朝歌跟吴霜降一样,都曾是青冥天下十人之一,只因为闭关多年,又都退出了榜单。
在这件事上,只有孙怀中最“稳重”,都没有什么之一。因为老观主自从第一次登评之后,就再没有掉出过十人榜单,就连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