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337章 《一笑抚青萍》:看酒 (14/16)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报的解禁,更是传得那叫一个惊心动魄,以至于浩然天下的渡船管事之间,渐渐地,莫名其妙出现了一场从低到高的比拼:

手握一艘跨洲渡船的管事瞧不起只能在一洲境内飞来掠去的渡船管事,有幸去过倒悬山、为剑气长城“略尽绵薄之力”的跨洲渡船管事瞧不起那些没与剑气长城做过买卖的跨洲渡船管事,去过倒悬山并且走进过春幡斋大门谈买卖的幸运儿瞧不起那些不曾在春幡斋大堂落座的可怜虫,而去过春幡斋并且亲身参加过那场山巅议事的又看不起那些未能亲身领略过隐官风采的。

如今这么一小撮渡船管事,出门在外,个个眼高于顶,看待其余所有渡船管事,只差没说一句“你们都是垃圾”了:你们怎么会知道当年那场议事的暗流涌动、凶险万分,又怎么会知道我们的命悬一线、春幡斋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双方对峙,隐官领衔十几位剑仙,差点就要关门砍人呢。

甘怡作为醴泉渡船的管事,当然听说过一些云遮雾绕的隐秘传闻,所以很清楚自己面对的是谁,都不是什么陈山主了,也不是什么文圣一脉的关门弟子,而是剑气长城的末代隐官。

上次长春宫祖师堂议事,宫主就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言语:“我们大骊离俱芦洲可不远。”

甘怡神色诚挚道:“陈山主如果不着急赶路,可以尝一尝我们长春宫酒酿。”

陈平安婉拒道:“这次就算了,我跟小陌不多叨扰。”

长春宫当年被大骊朝廷主动列为宗门候补之一,甚至都没有如何争取。之前中土文庙议事,宋长镜还额外跟文庙讨要了三个宗门名额,长春宫一样没有像正阳山、云霞山那样四处奔走,寻找门路,没想着为自己争取一席之地,估计是怕大骊宋氏因此为难。由此可见,长春宫为人处世的分寸感不是一般的好。

虽然陈平安已经知道那三个名额大骊王朝早有安排,分别是正阳山被竹皇取名为篁山剑宗的下宗,雁荡山龙湫附近的一座大寺,以及曹溶的道观,故而长春宫不会因此破格跻身宗门。

但是宗门候补的身份并不是什么锦上添的空头衔,一旦大骊铁骑在蛮荒天下再立战功,长春宫哪怕还是没有玉璞境,依旧可以获得文庙的许可,得以顺势补缺。神诰宗的下宗,还有云霞山,都要靠后才能轮得上。

陈平安道了一声别,一袭青衫化作十数道细微剑光一闪而逝。

小陌笑着低头抱拳与甘怡作别,随后在原地凭空消失。

醴泉渡船没有丝毫灵气涟漪产生,阵法如同虚设,甘怡却见怪不怪。

黄昏时分,如火烧云。

因为陈平安不着急赶回大骊京城,剑光在远处凝聚身形,然后再次消散,在百里之外的更北方重聚。

不再施展这门尚未娴熟掌握的遁法,陈平安在一处火红云海上散步前行,与身边小陌笑道:“家乡谚语,晚火烧大云,明天行千里。其实在骊珠洞天落地生根之前,极少有人真的这么远行,都是兜兜转转,最远就是去趟山里砍柴烧炭,之后就得回家,可能往返一趟也就百余里的山水路程。”

家乡地上的窑火见过无数天上的朝霞和晚霞。

因为先有周海镜,再有竺奉仙和庾苍茫,陈平安才意识到一事:落魄山不仅得有自己的镜水月,更需要借此搜罗一洲山上的各种消息。所以落魄山得有人开始着手筹建谍报机构,但光是观看各个仙府镜水月的那笔开销就不是个小数目。好在掏钱之外,朱敛、米大剑仙、陈灵均,都是很适合这件事的……人中龙凤。

落魄山的护山大阵攻守兼备,已经有了老观主的那幅五岳真形图和山巅那座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