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339章 有事相求 (2/18)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的神灵转世,“真身”就像陷入一场长眠,无论是托身于人族还是妖族修士,皮囊腐朽生死,神性可以不减不增丝毫。问题在于仙尉是修道之人,而非神灵。

照理说,起始于万年之前的那场兵解,每一次转世,旧有魂魄不断流散,再不断补缺崭新魂魄,年月越久,损耗就越多,只会让后世仙尉之流越来越不像最早的那个道人。除非……除非那个道人万年以来就只有寥寥数次,甚至一次兵解转世?!

小陌有点难为情:“在这件事上,小陌不敢瞎说什么,公子问道于盲了。”

涉及修道之人的转世,小陌是个货真价实的门外汉,因为万年之前的修士,无论人族妖族,几乎生死只在一世。

术法一事,万年之后,与万年之前,其实前后的高度大致相近,差距不算太大。可要说如今的练气士,只说数量和广度,不谈纯粹杀力、道法高远,相较于万年之前,确实是术法万千。

陈平安点点头。无妨,将此事暂时搁置就是了,总不能为了确定仙尉的身份、境界,就用上那些拘魂拿魄的歹毒手段,陈平安既不愿意,也不敢如此行事。

若仙尉果真与那位道人大有渊源,或是有意藏拙,比如是为仙簪城来找回场子的,以陈平安如今的手段,还真没什么用处。

不过陈平安相信这种可能性不大,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毕竟对方是一位不惜自身生死,也要为人间登天开路的得道者。

还是说对方以某种不可思议的秘法通过自欺来欺天,瞒天过海了一万年?

此外,陈平安还在担心是不是邹子的谋划,或者说是与邹子有所牵连。

按照仙尉自己的说法,是年少时福缘深厚,机缘巧合之下,加上祖坟冒青烟,被他捡了一部残篇仙书,从此开始弃文修仙。所以仙尉如今都不知道山上的境界划分,只能通过那些志怪小说晓得一些陆地神仙的风光。

仙尉当下是下五境的柳筋境,也就是所谓的留人境。而且约莫是没有传道人,没有任何明师指点,没有什么本命物。他对修行一事一知半解,对驾驭灵气施展术法一事更是懵懂无知。

这个假冒道士一路行骗的家伙走惯了江湖路,见多了仙人跳,骗过人,也被人骗过,最惨的一次是刚出门那会儿,秀才遇到兵了,在荒郊野岭遭遇一伙落草为寇的剪径山贼。因为仙尉读书识字,谈吐文雅,就被抓去当了几个月的狗头军师和账房先生,混得还凑合。仙尉逃下山的时候,大堂就多出了一块匾额,正是仙尉的手笔,榜书四个大字:天道酬勤。

其实这件事情的谜底,天底下最能为陈平安解惑之人,是那个曾经力证自己不是道祖的白帝城城主。

浩然山巅曾经流传一个说法:天资气象浅,勿学怀仙。非绝顶聪明,勿学绣虎。

那会儿郑居中还未跻身十四境,崔瀺也还是文圣首徒,双方刚刚下出彩云十局。

陈平安没来由想起这个说法,说道:“崔东山曾经打过一个比喻,说生而为人,如木成舟,之后转世,魂魄离散,拆东墙补西墙,缝缝补补,久而久之,如何分别新船旧舟,两者是否如一?”

小陌立即习惯性地翻检心湖书籍,问道:“公子,这属不属于名家辩术,涉及‘正事物名’?”

陈平安点头道:“像我的先生,虽然对名家观感一般,觉得这门学问容易流于诡辩,但是对如今名家如此式微的局面,先生还是很惋惜的,说名家学问不可过盛,但是名家绝对不可全无。”

小陌犹豫了一下,还是坦诚说道:“我不建议公子将仙尉留在身边,不如直接把此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