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才九岁,是位龙门境剑修。听说拥有三把本命飞剑。好像除了“天之骄子,应运而生”,也没什么道理可以解释了。
而玉圭宗如今光是可以同时容纳数艘跨洲渡船的私人渡口,不包括宝瓶洲下宗的真境宗在内,就多达三座,除了碧城渡,还有逆旅渡和远山渡,后两者都建立在藩属山头。
之后渡船北归,其间在燐河附近悬空停留。
种秋和米裕联袂去了趟河边的那个摊子。
陶然在种夫子这边还算客气几分,见过几面,印象颇好。
这位金丹境剑修就说先前来了拨人,自称同样来自仙都山,其中一个青衫刀客还说是崔仙师的先生,叫陈平安。此人在这边喝了碗酒,没闹啥幺蛾子,就是此人说话不着调,说自己是宝瓶洲的那个陈剑仙。既然言语这么风趣,怎么不去天桥底下说书挣大钱呢。
米裕眼神怜悯,伸出手,想要拍拍这位金丹境剑仙的肩膀,以示安慰。
陶然这些话,要是被裴钱听见了,呵。
陶然肩头一歪,避开那只爪子,他跟这个自称余米的家伙半点不熟,两次见面都是一身白衣,你当自己是剑气长城的齐廷济,还是跟齐老剑仙同桌喝过酒啊?
再说了,陶然一看这厮的相貌气度,就是跟姜尚真差不多路数的风流坯子,碍眼得很。
米裕收起手,拿起桌上的一碗酒,抿了一口,喝得米大剑仙直皱眉头,掺水了吧?
如今的陶然,确实不清楚一事,昔年剑气长城,几乎每次轮到齐廷济巡视城头,都会主动去云霞中找米裕喝酒。虽然双方年龄悬殊,境界剑术也算悬殊,却都是剑气长城公认的美男子,而且一个“齐上路”,一个“米拦腰”,很有得聊。
种秋笑着也没解释什么,只是跟陶然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
陶然倒是没有什么不耐烦的,一一记下。
风鸢渡船在自家仙都山停靠后,米裕没能见着隐官大人,曹晴朗说先生在修行,但是米裕得到了一个口信,隐官大人让自己这次返回宝瓶洲牛角渡,一定要把白玄带来。米裕就有点幸灾乐祸。
之后路过清境山青虎宫,老神仙陆雍亲手交给种秋一只瓷瓶,请种夫子帮忙转交给陈山主。说是最新炼制成功的一炉坐忘丹,可惜数量不多,只有三颗。种秋抱拳致谢。
米裕只有一句话:“陆老神仙有无仇家?”
陆雍大笑不已,连连摆手。
渡船离开桐叶洲陆地,进入海域后,米裕闲来无事,闷得发慌,就跳下风鸢渡船,御剑北游,白虹掠空。
青萍峰,长春小洞天内。陈平安在那座道山绛阙之中,拣选了一座阁楼最高处,门窗皆关闭。
室内一蒲团,一案几,一香炉。桌上搁放了几本书,《撼山谱》《丹书真迹》《剑术正经》,自己亲笔撰写、编订成册的《雷局》,以及一本得自北俱芦洲那座仙府遗址的“破书”……还有一大堆刻有文字的竹简。
陈平安坐在蒲团上,双手掌心朝上,叠放在腹部,闭目凝神,缓缓呼吸吐纳,如老僧入定,如真君坐忘,如神人尸坐。
桐叶洲中部偏北,一处藩属小国境内。
临近黄昏时分,电闪雷鸣,暴雨急促,一个儒衫青年带着个胖子,两人就在一处市井渡口停步,寒酸书生要了两碗冰藕粉。
胖子抬起头,高高举起碗,使劲晃了晃,真没剩下半点藕粉了,这才放下碗,埋怨道:“钟兄弟,咱俩既然是在赶路,乘坐一条仙家渡船岂不更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