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353章 补缺 (11/12)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  梁爽笑容玩味:“哦?你说了算啊,那贫道说一记雷法就拍死周密,周密怎么不死去。”

吕碧笼狠下一条心,既然是一位龙虎山外姓大天师驾临积翠观,是绝对没法子善了了。她竟是竭力稳住道心,眼神坚毅起来:“何况就算我有过错,也轮不到一个天师府道士来说三道四,最终如何处置,是儒家书院事,需要交由文庙决断!”

梁爽收敛那份道气,呵呵一笑,像是认可了这个说法,转移话题问道:“那个心甘情愿向蛮荒畜生认祖宗的‘儿皇帝’,当年是怎么暴毙宫中的?”

吕碧笼沉默片刻,说道:“好像是被一名女刺客潜入屋内,割走脑袋,再丢到龙椅上。此人来去无踪,蛮荒军帐都未能找出线索,不了了之,只能加强戒备。”

梁爽抚须笑道:“好熟悉的行事作风。”

这类名声不显的刺客只在山上,被誉为洗冤人。大致可以分为两脉。按照行事的昼夜之别,一种刺客,喜欢光天化日之下,杀人于都市中。比如那个和白也算半个家乡人的女子,算是这一脉极为出类拔萃的存在了。另外一种,昼伏夜出,喜欢暗杀,匕首、软剑和袖箭之流用得出神入化,当然都是山上炼制的法器。刘桃枝,此外还有类似至今不知姓名的樱桃青衣,以及西山剑隐这类陆地剑仙一流,都在此列。

双方多是年幼时分被高人相中资质,带入山中修行,少则十年,多则甲子,就会下山历练。喜欢剪纸作符箓马驴,行事风格极为果决,多是替百姓申冤,为弱者撑腰,德不配位的帝王将相、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手段暴虐却行踪不定的山泽野修、心思歹毒却手段隐蔽的谱牒修士,都在被杀之列。

只是因为这类刺杀在浩然天下很容易被视为某种私怨仇杀,所以一直不被山巅修士留心。

梁爽还是因为一次偶然,在一处灵气稀薄的荒郊野岭,看到了两个消瘦的身影,口衔匕首,在崖壁上攀缘,身形矫健若猿猴,而且相互间好像还需要阻拦对方登高。其中一个小姑娘被同行登高者扯断一截枯枝,掷若飞剑,躲避不及,被击中头颅,要不是下坠过程中抓住一根藤蔓,就要坠崖身亡了,可即便手持藤蔓,依旧险象环生,随风飘荡,而那同行少女,并不着急登高,而是从腰间布袋中摸出一颗颗石子,丢掷而出。

她们年纪都在十一二岁,要说那两个小姑娘的修士境界,不值一提,才是四境修士,尚未洞府境,但是她们的眼神,以及那种将生死全然置之度外的气度,令老真人记忆深刻。

梁爽便开始好奇两个孩子的师承,反正在哪里修行不是修行,老真人就隐匿身形,在邻近山头等了几天,终于见到了一位驻颜有术的女子修士,元婴境,她当时身边又带着个约莫十岁的女孩入山,新收的弟子,看着像是从大户人家里边拐来的。之后元婴境女修再带着那个抢先登顶的少女走了一趟数千里之外的州城,最终少女手持那颗头颅的发髻,将其轻轻抬起,与之对视。少女当时眼神冷漠,一颗道心古井不波。

那一幕,看得老真人心情复杂。悄然离开之后,梁爽返回自家道场,有次龙虎山的小赵登山,老真人想起那场遭遇,就问了此事,结果那个小赵也是个一问三不知的。只是赵天籁离开前辈的那处道场,返回龙虎山后,过了几年,才符箓传信一封,算是找出了一条大致脉络。而且小赵还猜测这些刺客看似松散,各行其是,相互间并无联络,但是极有来历,具体是谁发号施令,龙虎山还要再查一查。

梁爽笑道:“既然正事聊完了,与你们积翠观讨杯茶喝。”

吕碧笼心如死灰,神色黯然,带着老真人和那年轻女冠来到一处道观雅间,再魂不守舍,还是得乖乖煮茶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