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攀高,险峻无路,云中浮现天下脊,才知此山第一尊。在好似孤悬云海中的山巅,高君竟然发现了一处结茅修行的仙人遗迹,茅屋火盆内有残留松柏,高君完全可以想象前辈仙人焚柏吟道篇的画面。
在那北岳,山异人间,山外酷暑蒸腾时节,山中犹是积雪深重。高君夜观天象,在拂晓时分见到了一位骑白鹿的羽客,自称是此山神灵,神色倨傲,将高君视为“下国人”。不过对方大概是看出了高君的道法不浅,虽然不喜她擅闯山门,却并未恶语相向,只是提醒高君身在此山中,不可恃力取物夺宝。
在那天气晴朗时分便可看见大海的东岳之巅,石罅生紫云,海光浮红日,蓦然雷电交加,风雨大作,白昼晦暗如夜,高君亲眼见到山腰深潭内腾空跃起一条作祟毒龙,青冥结精气,磅礴动地脉,身躯长达百丈,蜿蜒登山,挤碎山石无数。几个眨眼工夫,绕峰游走的毒龙便径直造就出一条好似蛇行十八盘的崭新石道。一位双眼淡金色的高冠男子手持一方古字如鸟篆的白玉法印,不但成功阻拦毒龙登顶,还将蓦然大如山峰的法印砸在毒龙额头,将其重新打落龙潭。随后水面浮现出一篇佶屈聱牙的道诀,数以千计的金色文字宛若法旨仙阵,将毒龙镇压在潭底。手托法印的金甲神人口含天宪,罚毒龙在深潭中潜灵修真三百载才能重见天日。
在那诸峰危似冠、杀气见棱角的西岳,高君见到了一名年轻容貌的文士,满身道气缥缈,盛情邀请一身杏黄道袍的高君去做客。高君神色自若,只是缩手在袖拈符箓。文士的府邸矗立于赤黄两色云堆里,如同一座营建在天上的帝王宫阙。门房老人似是山野精怪,朱门开启,宫女成群,皆非活人,行走其间,微风拂面,带着兰草香气。文士笑言此为熏风,世间皆无,为此山独有,既可入人面门七窍裨益修道根骨,也可为凡俗女子滋养容颜。正堂内悬挂一幅神女图画像,立即有侍女取来香筒。文士先为高君拈出三炷香,说人间香火分山水。随后,他带着高君一起焚香祷灵岳,稽首恭上玄。各自落座后,文士询问高君有无婚配,是否愿意结成道侣……
游览过天下名山大川,高君终于完善了俞祖师留下的仙图,设置阵法枢纽,再加上依循道书炼物篇的指示,精心拣选出几件天然蕴藉天地灵气的宝物,与湖山派山根水脉紧密衔接,以俞祖师留下的仙剑为主,最终打造出一座攻守兼备的护山大阵。
陈平安在现身之前有过一番粗略的山水勘探,看得出来,湖山派经过这些年的妥善经营,若是高君有朝一日能够跻身元婴境,坐稳天下第一人的位置,再找到一个合适的继任者,能够再结金丹,那么未来三五百年内,门内弟子人才荟萃,人练武、仙修真灵,两不耽误,湖山派山上第一仙府的宝座极难撼动。
高君问道:“能不能再问一句陈剑仙的山上道龄?”
陈平安笑着摇头,言语委婉道:“山中客不言寿。”
高君又问道:“在浩然天下,如陈剑仙这般通玄境界的得道之士,数量多吗?”
陈平安又只得点头说道:“很多。但是还谈不上‘通玄’和‘得道’。”
元婴境练气士确实多。
高君难免有几分伤感神色,抬头望天:“山中修行何其不易,终究只是井底之蛙。”
若是不知晓外边的风景壮阔,天上高风,也就罢了。恰好是高君这般了解天外人事的山顶练气士,忧心忡忡,不敢有丝毫懈怠。
这些年高君一直有个最坏的设想:有朝一日,像陈平安这种外乡谪仙人眼红福地的天材地宝,因利而聚,联袂造访,如雨落人间,只凭她高君如何抵挡外敌?可要说让她现在就暗中谋划,合纵连横,与各国练气士和大宗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