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405章 飞鸟回掌故 (4/16)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r/>

远处陈灵均听着,觉得好笑。这边的小镇土话,陈灵均不但听得懂,说得还跟当地人没啥两样,“丢鼓”一说,意思与丢脸差不多。

小镇土话最大的特点是词汇几乎都是平声调,少有升降。虽说外边像那黄庭国也经常是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但如小镇这般的土人乡音也确实不多见。

陈平安倒是从不介意那些老辈聊的闲天,只是没来由想起昔年在藕福地,他经常让蹭吃蹭喝的裴钱出门去打水,估计每次好吃懒做的小黑炭最多就打半桶水,可能都没有,再拎着水桶一路晃啊晃,回到曹晴朗的宅子时,木桶里的井水早就见底了。她就侧过身,遮遮掩掩的,不让陈平安看见水桶里的水位。还要假装十分沉重,摇摇晃晃到了灶房,踮起脚,尽量抬高水桶,再将水倒入缸中,好让水声更大些,根本就是个无师自通的小戏精。

回去路上,陈平安瞧见一位古稀老人正在往地上撒灰而走。

随着时间推移,二十年为一世,距离骊珠洞天落地再开门与外界相通,已经过去快三十年了,故而这种景象是越来越不常见了。陈灵均刚到小镇的时候,是经常能够看到小镇百姓忙碌这种事情的,就问道:“老爷,为啥咱们家里从不撒灰引龙啊?”

自从他来到落魄山,老爷好像就从没有什么引龙的做法,在二月二这天,就只是敲竹竿和吃面饼而已。

陈平安笑道:“小时候家里也是有的,但后来……这里边有许多规矩,要配合许多老话,我什么都不懂,怕乱来一通反而犯禁忌,所以想想就还是算了。”

往年每逢二月二,各家老人亦是忙碌,但是不能瞎忙,是有讲究的。等到日头高照时,光线掠过小镇最东边的栅栏门,就可以撒灰引龙了。碰到阴天,若是无雨,就挑选合适的时辰,如果一整天都下雨,就只能干瞪眼了,对接下来一整年的年景都要忧心忡忡。

引龙方式有五种,每家每户都有不同的路数。大体上,家丁兴旺的人家每种都来,香火不盛的穷门小户最多来两种,从铁锁井挑水回家是其中一种,小镇所有百姓都可以做,挑水倒入自家水缸即可,是最为简单的引龙法子,有点类似一篇文章的总纲。

此外,还有几种更为讲究的,多是家中熟稔习俗的老人亲自操办。比如拣选老槐树或离家近的道旁大石,以灶灰围绕一圈撒出灰线,再让家里最小的孩子,男女不忌,将拴有一枚铜钱的红绳放在圈内,若是家底厚的,就用红绳绑住一粒金银,孩子负责牵绳引钱回家。拖曳铜钱、金银时,需要在圆圈处拉开一个口子,如龙吐水。而水即财,等于是开辟了一条财路引入家中,再将铜钱放入一只青瓷储钱罐,由一家之主亲自盖上,便是财入家门给留住了。有了财运,新的一年,自然全家吃喝不愁。

也有老人嘴上念念有词,将草木灶灰撒在家门口成一横线的,拦门辟灾,或是在墙角撒出龙蛇状,阻挡邪气。又或是在院内和晒谷场上先堆放五谷杂粮成小山状,再撒灰围成一圈,如水环绕高山,保佑今年庄稼丰收,仓囤盈满。

还有些家里多田地的富裕门户就更讲究了,有那送黄迎青的说法,得有两人,一人腰别装满草灰的袋子,一路撒到小镇外的龙须河边,另外一人再用一袋子谷糠引龙回家,既有引田龙的意思,也有同时送走穷神迎财神的说法。

若是以往,老爷给出这个解释,陈灵均听过就算,只是今天不一样,他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真正原因。老爷也没说假话,年少时老爷既没读过书,也没人愿意教他这些门道,确实是不懂引龙的规矩和忌讳,但真正的缘由,还是因为那会儿的老爷在家乡小镇可能本身就是一个忌讳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