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第394章 太平年
一艘风鸢渡船南游桐叶洲,中途停靠在蜃景城外桃叶渡。按照与大泉王朝的约定,渡船会帮忙运送一批物资至玉圭宗碧城渡和最南边的驱山渡售卖。
宋雨烧依旧是青衫长褂布鞋的装束,孑然一身,登上渡船。
没有见到韩光虎和简明随行,米裕神色玩味。
周米粒整个人挂在栏杆上边轻轻踢腿。挺遗憾的,还是没能瞧见裴钱小时候说过长得跟儿似的大泉皇帝陛下哩。裴钱那会儿还言之凿凿地说那个叫姚近之的水灵姐姐瞧师父的眼神,呵呵,戏可多啦。
等到货物悉数装上渡船,风鸢继续南下。陈平安陪着宋前辈小酌了几杯,宋雨烧说府尹大人最近忙得焦头烂额,实在脱不开身,因为韩宗师愿意主动担任大泉国师一事可谓震惊朝野。
宋雨烧喝着酒,聊过了大泉庙堂的一些事,说道:“开凿大渎,事情太大,需要名正言顺,有件事是注定绕不开的,你想好怎么跟那几个书院聊了吗?”
这事得获得中土文庙的许可,跟桐叶洲三座书院也得先通通气,免得节外生枝。
陈平安点头道:“文庙那边,先生会帮忙敲定,至于天目、大伏和五溪三座书院,我会一一拜访。中部大伏书院把握最大,我与山长程龙舟是旧识;五溪书院的周山长想来也问题不大,我与副山长王宰还是朋友,王宰肯定会从中斡旋;最大的问题还是天目书院,范山长出身亚圣一脉,治学严谨,行事稳重,也就意味着做事情相对保守。另一变数就是如今担任副山长的君子温煜,此人极有才华,魄力更大,才到书院没多久就直接摆出架势,山上书院事他要管,山外王朝事他更要管,谁不服气就找他温煜嘛,反正都归他管。”
宋雨烧笑道:“连我都听说过这位正人君子,可想而知温煜的名气有多大了。”
温煜不是桐叶洲本土人氏,曾经在婆娑洲战场全权主持一地战事,活活坑死了一个管着某座军帐的仙人境妖族。
陈平安一本正经道:“温山长名气再大,比我还是要略逊一筹的。”
如果没有这趟打道回府,陈平安原本是打算将这些与书院的对接事务交给种夫子的,读书人跟读书人好聊天。
宋雨烧忍俊不禁道:“跟我吹牛皮有啥意思,你小子有本事当面说去。”
陈平安提起酒碗,笑道:“我又不是缺根筋,如此傻了吧唧见面打人脸,也太不江湖老到了。”
既然都说万事开头难,位于南边的五溪书院有周密和王宰一正一副两位山长在,想必可以有个不错的开头。
宋雨烧欲言又止,然后自顾自笑着饮起酒来。
蜃景城内的风言风语可不少,根据一些传得有鼻子有眼的小道消息,好像就连韩宗师担任国师一事都成了一种欲盖弥彰的手段了。市井坊间,还有桃叶渡,大多言之凿凿,说肯定是某人鼎力举荐的结果,否则韩宗师怎么可能来蜃景城?由此看来,那位年轻隐官得是多挂念咱们大泉王朝,才愿意如此拐弯抹角为姚氏出力啊。
陈平安疑惑道:“宋前辈,是先前在蜃景城内听见了什么趣闻,见着了什么奇事,才这么开心?”
宋雨烧笑道:“倒也不算什么奇事趣闻,只是些道听途说的儿女情长,也不晓得真假,反正我在姚府,一个金身境都不是的武夫,很受礼重啊。”
陈平安苦笑道:“喝酒喝酒。”
大泉王朝,埋河畔的水神祠庙香火鼎盛,敬香之人络绎不绝。
祈雨碑前站着一个荆钗布裙、中人姿容的妇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