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75章 树要栽来人得捧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

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金城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兰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一首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除了名字改了一下,地点改了两处,内容几乎一字不动地被范统照搬过来,汉唐是两个非常伟大的朝代,在对待四周少数民族的政策上也非常相像,能拉过来的就同化,不能拉过来的就狠狠地打,如果他们小规模的犯边就去惩戒一番,大规模的犯边能打得他们灭族都不感到手软。

而汉唐的文人们也对朝廷对外的政策非常上心,也为国家对待四周少数民族的强大威慑力而感到骄傲不已,所以边塞诗他们一直都很喜欢,只觉得边塞诗磅礴大气,格局不一般,比那些郎情妾意什么的无病呻吟,要更得意义深远。

整个醉月楼二层一瞬间变得异常寂静起来,范统看到众文士都没什么反应,心中顿时一动,难道自己的这首边塞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此诗道尽边塞之苦,可又说出我万难不畏之韧性,此诗一出,边塞诗无出其右!”

突然一位五十岁左右的高个子文士仰头大叹,叹息间两颗泪珠溢出双眼,想当年他也从军去过边塞,知道边塞作战的困难,那里是如此的苦寒,特别是冬天来得特别早,就像诗中说的那样,铁衣冷难着,角弓不得控,狐裘不暖锦衾薄,瀚海阑干百丈冰,让人愁云惨淡万里凝呀,可是再苦再难又如何,我们大汉照样是风擎红旗冻不翻!

“此诗描写雪景,那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甚是贴切,可谓千古名句也!”

一位三十余岁的文士抚掌大赞,众人皆是点头称是,而那些更加年轻的文士们则还在兀自回味不止,没有一个说话的,就连郭宾也双目异彩连连,这位十六岁的女孩冰雪聪明,如果范统的赤霄剑没有失灵,就会看到她有着九十多的智能,而且郭宾与哥哥郭嘉不同,她从小就喜欢诗词歌赋,对于文采出众的人,最为认同。

“看来我得收回原来的那句话了,如果这首边塞诗真是公帅兄所作,那么他的文采跟曹公也差不了多少,甚至还要比曹公稍高”

郭宾如此想着,却见那许都诗会魁首周浩起身,举起手中酒杯大声说道:

“今日能听得范公这首《白雪歌送校尉归京》,真千古名句也,周某万分震动,愿将此首诗写出来,挂在许都诗社厅中,好供士林之人时而鉴赏,不知范公介意否?”

“怎么会,能得士林抬爱,范某诚惶诚恐之极”

范统连忙谦虚道,他知道,有今日醉月楼文会一事,又有周浩许都诗社厅中挂诗,他文采高绝的名声在这汉末三国时期是彻底的打响了,只是不知道自己以后还需不需要多剽窃几首名篇,来维持自己的这个形象。

“为范公今日做出此等名篇为贺,请大家满饮此杯!”

看到场中气氛热烈,石韬适时地建议起来,大家纷纷点头赞同,举起手中的酒杯来,他们知道,喝了这杯酒文会就结束了,可是文会虽然结束,大家的热情却不会消散,他们已经私下里搞好了串联,对这范统重新做了评价,三三两两的约好等文会结束以后再去私谈一番。

“多谢诸公错爱,此时无声胜有声,干!”

范统双手捧杯大声地说着,然后在场的所有人有样学样,然后一齐仰头将手中之酒一气喝干,同时他心中也已经明白了石韬举办这场文会的苦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