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叔父,此曲辕犁我也听说过,它真的可以让农民多开出一些新田么,还有这屯田之策,好像父亲大人也在着人试着推行,不想叔父竟然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成果,这些我都会禀明父亲大人的,只是你说的那些劝诫之语,我却实在不方便与父亲分说…”
跟着范统学了一晌午的拳法,又在范府蹭了一顿中饭,曹昂这位东汉末的八零哥终于还是离开了,他带走了范统早就为曹操准备的曲辕犁图纸,屯田制政策,不过对于范统要他转达给父亲的一句“珍爱家庭,远离美色”,曹昂却不敢接下。
对于父亲曹操的一些生活作风问题,作为其长子的曹昂还是知道一些的,曹操生性风流,妻妾无数,对于漂亮女人,特别是年龄大点的美丽少妇和人妻更是情有独钟,不过父亲风流,做儿子的却不能劝诫他,毕竟要保持对长辈的尊敬。
“看来,让曹昂去劝诫孟德大兄很不现实,算了,反正离明年还有一段时间,大不了我亲自写信劝诫他一番”
将这件事暂时放下,范统终于有时间接见了石韬从驿馆带来的一位老友,那就是博陵崔钧崔州平,这崔钧自从昨日文会上观察了一番范统后,就对其印象大为改观,对于老友石韬和孟建入得他麾下,也不再纠结,今日一大早来老友石韬处,就是想再与这位临睢县令谈论一番。
与范统面对交谈一番后,崔钧对于这位小小的县令更是大加赞赏起来,早在董卓乱汉之时,他就参加了反董卓联盟,对于各路诸侯都非常了解,他们一个个口口声声地为了朝廷,却一个个分分钟钟为了自家的利益,只有曹操还算不错,现在却要再多加一位范统。
“汉室如今成为这般模样,时也命也,然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别的我范公帅且先不说,第一需得为百姓着想,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我不喜欢虚的那一套,只愿意实实在在”
对于范统的这个做官就要实干的观点,崔钧也是自愧不如,当年他为西河太守时,虽然也为地方百姓做了些许事情,却大多数精力都投入到了朝堂之争,后来更是直接加入了那没有实际意义的反董卓联盟。
“那如果有一天,您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对汉室又当如何?”
崔钧毕竟还是汉臣,虽然已经对汉室的腐朽倾颓心知肚明,但是毕竟心中还有一些念想,不过也只是那一点念想罢了,自从其父崔烈被董卓杀死后,他此时对天下大势已经有了新的体悟,那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到时候谁人更重谁人更轻,百姓自然分的清,所以天下是百姓之天下,而不是一人之天下!”
听了范统的这句话,崔钧是彻底的傻眼了,古之圣贤常说朝问道,夕死可矣,他读了这么多年圣贤书,也没有如此见识,因为与他一样的这些汉末士人大多数都已经认为,如今汉室倾颓,天下已不是一人之天下,而是世家豪族之天下,这已经是不可逆的事实。
然而世家豪族也是植根于百姓的,没有了百姓的土壤,世家豪族什么也不是,范统的一句话直指本质,有孟子“民为重,社稷为轻,君次之”一般的深意,得天下需先得民心,崔钧已经越来越看好这位临睢县令的未来了。
“听公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公虽不如儒者大贤般著书立说,却句句通透,深入浅出,而且钧看公之志向绝不在区区百里之地,而在整个天下,不过我有一疑问,天下虽然是百姓之天下,然百姓多愚钝却不懂得治天下,则天下之事该如何处之?”
听到崔州平有此一问,范统顿时提高了警惕,这位崔钧出自博陵崔氏,乃是一等一的汉末望族,而且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在自汉魏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