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米山炮营的支援,而且得到了高桂滋军团直属六个炮兵营中一个105毫米加农炮营的支持。
十八门75毫米山炮直接在东岸打出了一条狭长的火力覆盖区,将正在渡河的日军步兵部队拦腰截断,分割成了两个隔河相望的两部分。105毫米的十八门加农炮更是干脆对着有可能的日军炮兵阵地就是一阵覆盖。
北方军装备的法式1909式75毫米山炮射程达到8550米,法式1913式105毫米加农炮射程更是增大到12700米,远不是日军装备的41式75毫米山炮6300米射程可以比拟的。何况在支援火炮数量上也是远远超过。
几轮炮击过后,日军四门山炮的炮兵阵地很快就被反击火力覆盖住了,41式山炮都成了一对废铜烂铁。
开战之初,日军远程火力支援即告失利,前方进攻部队又被压制成了不能互相支援的两部分,形势已经极为不利。
显然这种情况没有对十分狂妄的日军官兵造成任何影响,依旧士气高涨的日军进攻部队,没有选择等待后续部队想方设法渡河支援,而是决定直接使用已渡河部队发起决死攻击。想必在他们的想法中,同属中国人的北方军战力并不是怎么样的。
在与中国其他军队的较量中,甚至在东北军中担任顾问的日本军官也反映,大日本帝国陆军的战斗力足以抗衡三倍甚至五倍以上的中国部队。因为在他们接触过的中**队中,不仅机枪少得可怜,火炮更是只有少数部队才可以装备。
已经渡过哈尔哈河的两个日军步兵大队各一部,马上自动集结起来,听从在西岸的一名中佐大队长命令,在正面发起进攻。
因为兵力不足,日军没有采赛大范围的迂回战术,而是采取了经典的突击战术,集结、掩护机动、火力压制、冲锋等战术动作顺畅流利,精确有效的射击技术让一线的北方军士兵瞬间都被压制住了,几下子之后矮小壮硕的日军已经迅速冲进了一百米之内。
无论是维克斯重机枪还是麦德森轻机枪,北方军都打得非常艰辛,日军装备的三八式步枪弹道非常不错,加上极其精准的射击水平,北方军的机枪组是伤亡最大的。
所幸6.5毫米的子弹创伤能力明显不怎么样,更多的时候,只是扑哧一声,子弹就笔直地贯穿胳膊了,随便一包扎仍然可以在战壕里坚持战斗。
紧接着就是进攻日军悲剧了。
刹那之间密集了无数倍的弹雨,直接将最前面的几排冲锋日军扫倒在地,太多的“哒哒哒,哒哒哒”声响几乎响彻了整个战线。
很快,更多冲锋的日军倒在了最后几十米的路上,恐怖的自动射击声撕裂了进攻日军的队形。
过了没多久,被死死压制住的日军,终于发现除了越来越大的伤亡之外,根本无法抬起头来进行精准射击,毫无还手之力。进攻日军残部开始撤退了。
在返回东岸时,残余的日军再次遭受了炮兵营无情地拦截,又是丢下几十具尸体后,才在接应部队的掩护下,仓惶逃离哈尔哈河地区。
&nnsp;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