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一一二章 两线压力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近三十辆装甲车和近五百辆汽车卡车,以及一个营火炮支援部队等。

远东共和国的白俄军在伊尔库茨克外围遭到惨败的根本原因,是紧急出动反击的雷诺轻型坦克完全不是苏俄军新列装的t-26坦克对手。

这些刚刚定型生产的t-26最初型号,采用的双炮塔结构,一门37毫米火炮加上一挺7.62毫米机枪,全重绝对低于十吨,装甲也不过15毫米,越野速度达到了15千米每小时,最高时速可以达到30千米。

而移交给远东共和国的旧式雷诺轻型坦克,虽然火炮口径也是37毫米,但是最大时速不过10千米而已,相对于t-26简直就是缓慢的活靶子了。

紧急出动的白俄军三个轻型坦克营一百五十多辆雷诺轻型坦克,不到半个小时就被苏俄正面攻击的一个坦克旅给全部摧毁殆尽,t-26坦克损失不过十余辆而已,连带着后面的摩托化步兵营就一窝蜂地冲过了三道防线。

最惨的还有白俄军的航空兵部队。装备斯帕德战斗机的远东共和国航空兵部队,在苏军的伊-5战斗机群的疯狂打击下,大败亏输,差点是全军覆没。

苏军装备的伊-5战斗机,属于单座双翼战斗机,最大时速286千米,武备是两挺7.62毫米机枪,航程530千米,在技术指标上远胜于事实上属于上次欧洲大战末期水准的斯帕德战斗机。

大批的伊-5战斗机很快就控制了伊尔库茨克上空的制空权,导致速度虽慢但是具有良好稳定性和操作性的爱尔-5双座双翼专用侦察机,在空中耀武扬威地盘旋掠空,为地面火炮部队指示炮击目标。

大量使用了木质结构的爱尔-5侦察机,确实是苏联空军的一款杰出设计,不仅操作非常优异,而且结构简单、可靠、工艺好,无论是野战还是机撤境都能游刃有余。后座飞行员不仅可以操作机枪,而且也是电报员,实现了实时侦查报告。

在这个时候,那些原本无比咒怨北方军的白俄老毛子们,忽然之间诚心祈祷北方军的援助尽快到来了。远东共和国一日数电,向北方军政府发出求援电报。十万火急的关口,唯有北方军才有实力拯救即将崩溃的伊尔库茨克前线。

苏俄军队在深秋突然发起对白俄的进攻,要说跟日本人没有关系,那是谁都不信的。即将进入寒冬前夕,在远东发动战争却是不是明智的选择,万一搞不好冻伤的人都比打仗伤亡的人还要多。

日本人的三个师团在姚南打得十分艰苦,自然希望要从另外的方面给北方军增加压力,最好迫使北方军转移兵力主要投放点。

苏联人非常识趣,以红军第十一坦克军、第五集团军为主力,很快就在贝加尔湖一带动手了。

中亚的伊万诺夫在英国人和苏联人的配合默契下失败倒台以后,北方军政府就非常明确,远东共和国作为北部吸引苏俄注意力的屏障,绝不能再被搞倒了。

现在伊尔库茨克战事的危急,根本不是提供大批军火物资援助可以解决的。阶州大本营当机立断,直接调动北方军机动兵力,刷上白俄军队标志,穿上白俄军服,临时转为白俄海外军团的名义参战。

远东地区本来就人种混杂,除了白俄人种为主体外,还有大量的没有回迁的中国人,也有更多的犹太俄罗斯人、波兰人、非洲人等,甚至还有不少搞不清究竟是朝鲜人还是日本人的唧唧歪歪人群。

生搬硬套扯上一个海外军团的名义,也是说得过去的,鱼龙混杂的移民在远东为数众多,至于有没有合法证件那就天知道了。

二天后,在海拉尔的林玉山冲锋队六个步兵营,乘坐火车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