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陈安大规模运输原料和军火的需求了。两艘当年的鱼雷艇,也被王洪巽明目张胆的各装上了一门德式37毫米的速射机关炮,当做北方军水师的武装护卫船了。
德国人的37毫米速射机关炮,炮弹重0.45公斤,炮重757公斤,最快发射速度120发每分钟,最大射程2750米。当然战斗射速远低于这个速度,能有一半都算超水平发挥了。
军火生意显然还是需要加大力度的。但是陈安注意力暂时转移到另外两件事情上。
军务署的军衔章程报告,很快被陈安签批了。╔ ╗
脱胎于巡防营旧军体制的北方军,原本都没有军衔的规定,但是现在部队日益庞大,等到民国二年结束甚至达到五十六个营的作战部队规模,确实需要实行军衔制度了。
样本是现成的,照搬照抄就是了。北洋政府在民国元年八月就颁布实施的《陆军官佐士兵等级表》,军官仍为将校尉三等九级,军士分为上中下三级,士兵也分为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三级。
士官生队伍增设了一个临时性的准尉级,享受上士的待遇。排级开始才是军官,少尉起步。连级中尉,营级上尉,团级少校,旅级亦或是副师级为中校,师级为上校,军级以上则为少将了。每一个军职,都有可能高配军衔。像李虎臣,就是少校营长。
北方军的整体军衔水平,略低于现在滥发官职的北洋军阀和各地省军。不过没关系,北方军拒绝承认其他军衔,再高军衔,不理你能咋样?
陈安琢磨了一阵子,在军务署的报告上,添上了一段话,从民国三年开始,北方军官兵人均增长每月饷银三元。╔ ╗这几年,阶州经济发展迅速,北方军又彻底控制了甘肃,甚至将手伸到了陕西和新疆,是该加加薪水了。
这样一来,军衔制也就有了实际意义,不仅是授予军职的依据之一,更是与自己的饷银相挂钩,更有利于某些有一技之长但是升不了军职的官兵提高福利待遇,巩固北方军的凝聚力。
不过也因为这样,北方集团下属的各公司,只好被动地跟着增加员工的薪水,势必要大幅增加成本开支。因为,集团各分公司中的很多骨干,甚至不少高层,都是参考军饷水平设计工资水平,只是略低于军饷而已。
北方集团工资水平的提升,势必还要将带动整个阶州,甚至牵扯整个甘肃地区的薪资水平提高,这是必然的事情。但是好处也是明显的,会吸引更多的老百姓移入甘肃。
财务署提交集团财务会议讨论的方案,是北方军普通士兵平均饷银达到十二银元左右,但是因为物价上升,减掉每月粮食被服开支后,实际到手的薪水并没有明显提高多少。
这个结论倒是完全出乎陈安意料的,原来阶州的物价已经够贵了呀。
很快大家就商议妥当,干脆人均再提高一银元。陈安爽快地在这个饷银章程上签字同意了,其他人更是没有意见。所有军务开支都是军火交易另外支出的,只要陈安肯认账就行,不干其他人什么事情。
民国初年,北方军普通士兵的饷银就达到十三银元,不仅远远超过中央陆军的水平,更是超过其他省份大头兵的饷银一倍以上。这个举动的影响是非常震撼的。
以至于,甚至有在边界执勤的陕军士兵溜过来询问,是否可以带枪过来参加北方军。北方军的军务署赶紧出台一个补充条款,其他省份军人必须退伍或者辞职以后,携带家眷来甘,才可以重新参军,而且不计以前当兵资历。这是后话了。
不过这些与陈安签署的另外一个通告相比,都是小事情了。
陈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