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几日无话,秋闱这日,监生们早早的来至贡院外,围着贴在左侧布告栏上朝廷下发的《科举纪要》细细看着,上面写着一干考试注意及考试的内容,还有对舞弊人员的处罚。武朝对科举舞弊处罚之重,超越历朝。若是生员贡生舞弊,终身不得再考;若是荫生舞弊,不仅其人终生禁考,其父兄为官的也要罢官撤职;若是监生舞弊,便不能承袭爵位。所以,大凡举试,无论是最低级的院试,还是县试乡试会试,几乎无人敢舞弊,而这种情况下,敢舞弊的人还需要去考试么?
只见贡院肃穆庄重,周围似有一股气运加持,想必便是所谓浩然之气了?而托先帝洪福,这贡院从来都是高墙大院,以彰显武朝文教大盛。而无事的时候,孙旭曾随父亲来过这贡院,记得这贡院外边的高墙之内还有一道高墙,自是为防考生舞弊串联,两墙之间留有一丈多宽间距,形成一圈环绕贡院的通道。围墙的四角又建有四座两丈多高的岗楼,考试时,地方学政专门派岗楼监考人员在楼上监考,自上而下,一目了然。
而看完纪要的考生各自提着篮子,去看各自号牌去了。那边男装的阿食早看完号牌,过来回禀,“公子排在头排之末,这天气渐渐凉了,头排怕有秋风,不若阿食去寻几件衣衫?”
“不必啦,我哪有那么娇贵,上次着凉感冒只是凑巧而已。”孙旭见她又想到上次因为自己穿梭回来后感冒,便说道。“阿食,你便回去吧,待考试完毕再来好了。”
阿食闻言,又打开孙旭入场携带的篮子,里头放着一副碗筷,都洗得干净;卷袋、笔袋以至着馍馍油饼的油纸,都收拾得整齐,还有一副茶盅,一套小食盒,食盒内又有一些面食,以及受放的小菜,笔墨纸砚,擦脸漱口的东西更不消说了。见诸项齐备,不曾缺失,这才应声回去,只待明日晚间来接人。
阿食走后不久,便听门外兵丁高声叫道,“生员们入场啦!”
这声喊话一起,门口的几百号人齐齐的围了过来,排好长队,顺着点名台依次入场,公子依然着点了名,随着众人鱼贯而入,走到内高墙头道搜检的所在。原来这么处搜检,不过虚应故事。那监试搜检的,只有几个闲散兵丁,却不是钦派的,每到乡会试,不过学政照例派出几个人来在此当差,却一班的也在那里坐着。孙旭候着前面授检的这个当儿,见那班侍卫彼此正谈得热闹。便听一人道:“喂,老表呀,咱就当值一天,明天无事,我们东口儿外头,新开了羊肉馆子,面饼齐整好吃,明儿早起,咱们在那儿闹一壶罢。“那个嘴里叼根短烟袋儿,两只手却不住的搓烟荷包里的烟,腾不出嘴来答应话,只嗯了一声,点了点头。
孙旭可不管这二人明天吃啥,只是把自己的乡试考帖和身份文牒递了过去,刚要解开衣衫让人检验,便听那邀请人吃饭的人道,“罢了,不必解衣裳了。这道搜检,不过是奉行功令的一桩事。到了前面还得搜检一次哩,若是处处的苛求起来,殊非朝廷养士求贤之意,趁着人松动,顺着走罢。”这话说的,颇有几分味道,不过孙旭却暗自撇了撇嘴,“这人言语间卖弄辞藻,弄得跟他楚才晋用一样,不过是多年在此办差,耳濡目染偷懒而已!”
一路想着,进了那座内墙门,不曾到得贡院门跟前,便见不远处临时搭了个罩棚,底下那班伺候搜检的兵丁已不是刚才那副面貌,自有一番气象,孙旭作为府尹之子,以荫生身份入闱,自然知道这事朝廷从异地调拨的十二卫精锐,那些人都一丝不苟的在那里搜检。被搜检的那些士子,也有解开衣裳,敞露胸怀的。待搜检完毕,也不容人整理衣冠,就提着嗓子,高喊一声:“搜过”便催快走。那声音对常人却有一股难言的震慑力,那些生员虽有心与兵士理论,但听这杀气腾腾的话,外加贡院重地不敢造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