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一盘粽子,一海盘蒸熟的甲鱼,还有一支笔,墨锭和一柄如意。取六六大顺,吉祥如意的寓意。坐在一旁的翠姑连忙举起酒杯说道“这便是给公子入闱状色的了,还望郭公子高中!”
郭彰此时正是紧张的时候,听到这喜庆话自是高兴,连忙饮了一杯。众人也陪着喝了一杯。
本来沉闷的空气,经陆祺祥这么一折腾,顿时有了活气。
萧稹喝了一口酒,夹起一筷子清蒸海参嚼着,笑说“郭兄这次若能高中,可就真是光宗耀祖的事儿了。不如我们功名为题行酒令,说的好的便其他人喝一杯,说的不好的,便要自饮两杯了,还要表演节目。”
众人觉得十分新奇又应景儿,也都纷纷同意。
萧稹说道,“我先来”,便拿起筷子边敲边说道“出则辇嘛,入则高堂,堂上一呼,阶下百诺。这中了举,当了官,既能'为社稷秉君子之器‘成为国家栋梁,又能得到富贵。这种一举两得的事情,只有科举能做到啦!”
众人点头同意,便同饮了一杯酒。
接下来是翠姑,笑说道“我哪里懂得这些,只是有一首苏轼的曲子,倒是很合在外学子思乡的心境”,说罢拿起琵琶,按着拍节边谈边唱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唱完后,翠姑仿佛触动心事一般,默默不语。
萧稹喝了一口酒道“虽然应景,只是太过凄凉,今日可是为郭兄,未来的官老爷践行的,本是兴庆日子,倒好像郭兄未中上灰溜溜回乡似的。你应罚一杯。”
翠姑一听,破涕为笑,赶紧自罚了一杯。
到了郭彰,他喝了一杯酒,又听了翠姑的曲子,触景生情说道“其实即便中了举人也未必是好事。如今朝堂动荡,新王登基,年纪尚小。这权力都在这四位辅政大臣并众大臣之手,大权在握,还不都是中饱私囊。光这两日我四处打点,便花了数万两银子。这要是真中举当了官,不定花多少钱呢!”
郭彰也有些微醉,接着酒力,便更加停不下来嘴“这如今朝堂上结党营私,想站稳了脚跟也得投靠一方不是,偏偏我家大伯自诩清流,谁也不投靠。弄到最后就是哪派的钱都要给,单说这曹泽吧,霸占民田不说,当官的还得时时孝敬。我这点子钱都被他们拿走喽。”
谢澜见郭彰胡言乱语,便知是醉了,上前要搀扶他回去歇息。
萧稹忙摆手制止,好奇问道“曹泽乃齐国第一武将,功劳卓著,怎么郭兄却说他徇私呢?”
郭彰说道“齐二你年纪轻,哪里懂得这其中的道理。我大伯说过:自古权臣,哪个没有功劳?乱国之臣,非国贼而何?残民利己,非民贼而何?但凡是能跟曹泽粘上边的,无一不打着他的名号胡作非为,他又掌着军权,谁也不敢惹啊!”又叹口气,大声喊道“这党羽不除,曹泽不除,大齐便永无太平了。”说罢便躺倒在地上人事不知了。
一旁的李知看了看“他一个考生难免有愤懑的时候,让他睡吧,咱们继续。”便说道“咱们还是说功名,自古以来,选士之法,变了又变。由乡选制改为九品官人之法,又改为今之科举制。虽然方式不同,但是都是以选拔贤能的好角度出发的,都是要看君王的能力的。”
萧稹喝了一口酒“这话怎么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