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一百三十七章 ——政务挑干员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到最后。

“哦,朱大人不必客气,请坐请坐!”弘毅尊称一声“大人”,以示尊敬之意。

“下官区区从五品,岂敢承了贝勒爷一句‘大人’?”不料这位毫不领情,当场给顶了回来。清初官场,一般只有四品以上才能称其为“大人”,这是定例。但官吏私下交往,自然只会使劲儿往高里称呼。但这位“朱大人”貌似很是与众不同。

“云门,不可无礼!”坐在上首的正三品“府丞大人”杜笃祜赶紧呵斥。

“哈哈,杜大人,不必介怀。”弘毅爽朗一笑,心中上却了“计较”,接着说道:

“朱大人说的正是,是玄烨久居宫中,不通人情了。既然如此,我称您表字可否?‘云门兄?’”

朱昌祚年不过二十七八,称兄道弟总是可以吧?

“这……”耿直的朱昌祚有些拿不定主意。自己虽然十二岁就入了汉军镶白旗,可一直对着宗人府上上下下满洲贵族的做派有些不耐,故而才有一些桀骜不驯。但人家贝勒爷主动屈尊降价和自己攀兄弟了,还真是不好判断其中祸福。

“云门,愣着作何?”杜笃祜善意提醒。他虽是府丞,却不在汉军,自然平日里对宗人府为数不多的几位汉人属下多有照拂。特别是这个朱昌祚,虽然年轻,但是耿直坚韧,很合自己脾气相投,喜欢得很。

“下官拜谢贝勒爷抬爱!”前辈说话了,自己只好再次打躬施礼,从容落座。

一番客套之后,弘毅终于想起了这位杜笃祜是在哪里认识的――是在21世纪的一本杂志上!

原来,身为一名机关工作者,弘毅身边总是不乏诸多官办期刊、行业杂志。闲来无事,他也会新手翻检一两篇自己感兴趣的历史小文学习一二。某日翻阅《审计理击与实践》杂志的文史栏目,偶然被一篇短文所吸引,他还清楚记得2000年左右自己的所见――《给事中杜笃祜》!内容是说这位大人在顺治、康熙年间。做了几件不错的工作,特别是在康熙朝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期间,为当时的“审计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

“杜大人,此次皇太后钦赐我的阿尔巴人亲兵与在旗寡居之妇婚嫁,乃是天家隆恩,我等需要尽心办差、不辱使命才好呀!”弘毅心思一定,转向杜笃祜。而且用了一句“天家”这个汉人称呼当年“自家皇帝”的辞藻。

“贝勒爷放心,我等必定全力以赴!”杜大人倒是干脆利索,很符合那篇小文里的记载。

“嗯,不单单是全力以赴,还要快马加鞭才是!”

“快马加鞭?”

“对。快马加鞭!阿尔巴人南归,乃是仰慕我中国天威。给他们尽快娶妻安家,也体现天家的皇恩浩荡。如此一来,四夷之地,岂不是纷至沓来?况且,至今还有一些阿尔巴人远在极北之地。尚未归化,也是需要今早提点他们的。靠谁提点?自然是这些阿尔巴人。”弘毅捡了几句皇太后懿旨里面的重点表述进行了阐述,而且绝口不提什么“罗刹”人。代之以“阿尔巴人”。

“下官……明白了!我们这就先从阿尔巴人的人丁造册开始着手,而后自内务府会计司调出可用田产房舍,妥加安置,让他们人各有其屋。也好娶妻生子。最后就是照会满蒙汉各旗,让那些寡居之妇自由婚嫁。如此一来,旬日可定。”杜笃祜不愧是员干吏,领了任务立即就能理清思路。

“好!杜大人果真干练大才!只不过我这属下这区区三百余阿尔巴人,比起杜大人当年编订黄册,核实天下人口之举,还有奏销一例。可谓屈才了!”弘毅开始卖弄自己那一点点穿越而来的知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