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二十一章 ——计收郑成功 (2/5)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用四字一句、类似俗版“青词[3]”的语言开始作答了!

“郑森在外~其父在内~一日不降~其父平安!”[4]

轮到所有人大跌眼镜了,难道不是这样吗?福临也大感意外,却不好表现的太过惊讶,继续问道:“皇儿说得有理!呵呵,那你说说怎么办呢?”

“漳州诈降~为其肱骨~大封其父~遣其归去~”看着皇帝惊讶的眼神,弘毅继续说道:“许以台湾~命其世守~世子分封~化整为零!”

顺治呆住了,思索良久,也是点头赞许,接着又说到:“此事还有一处,郑成功他誓死不剃发蓄辫啊!”他没有意识到,这一问,就等于说是承认了小小弘毅的谋略和地位,两人开始商议国是了!

“郑氏不剃~百官必剃~朝廷派员~襄理政事!”弘毅终于说完了,再也不管皇上的表情,开始在皇太后的怀里大快朵颐起来,引得大阿哥福全也要这要那,却把一旁的皇长女惹得一阵大哭。

皇太后也是半响才在这嘈杂之中回过神来,对着福临说道:“皇帝,此策是否可行,可与诸位议政王大臣和紧要的部卿商议之后再做决定吧!”同时却把弘毅搂的更紧了,还实实落落在他的脑门上亲了一口!

“儿臣记下了!”皇帝也是有些恍惚,要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打死他也是不敢相信自己的二阿哥会有如此心机!

“今天这事儿,你们都听好了,谁要是走漏个半点风声,休怪哀家大开杀戒!我的皇孙儿,可是在这儿乖乖的吃着月饼呢,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皇太后突然脸色一沉,大声对着众多儿媳妇和宫女太监们宣布。

“臣妾(奴婢、奴才)遵旨!”所有人口中奉颂,齐刷刷跪倒在三个人面前――皇太后、皇上,还有抱在皇太后怀里的二阿哥!

十日之后,一匹快马驰往漳州,将一份皇帝的手谕直接送给了漳州城里一个小小的把总,并接走了他的一家老小,进了皇城赡养。第二天,漳州守将不知何故将这个把总吊在树上一顿猛抽,幸亏众将劝解,这才饶了他的性命。数月之后,顺治十一年十一月,郑森围攻漳州,漳州把总刘国轩[5]于十二月初一日夜,引郑军入城,兵不血刃,迫使清漳州守将张世耀等降郑。朝廷随即发兵进剿,却大败而归。刘国轩面对郑成功的审问,说出了“实情”:自己因怕延平王围城,提前将家眷送出城外,却被张世耀得知,重罚之下,起了反意。郑森派人出城寻找,确实找到了一家十数口的遗体,见刘国轩哭晕在地,这才对其信赖有加,授予刘国轩都督佥事,管护卫后镇事,不久,晋升其为右虎卫随征营正兵镇,自此让他进入了郑氏集团的核心要害……

千里之外的朝堂之上,顺治十一年九月初一,经过半个月的争论妥协,朝廷终于下旨,同安侯郑芝龙进封同安王,其子郑森册封海澄王,许其世代永镇台湾,麾下将士,编入汉八旗,平台之前,暂驻一府(泉州)之地安置兵将。诏书中还说,“郑氏父子虽为前明旧将,却也忠君事主,堪为嘉奖。同安王归顺之后,睿王(多尔衮)令人看守防范,又不计其在籍亲人作何恩养安插,以致子弟疑惧反侧。朕又思郑芝龙既久经归顺,其子弟即朕赤子,芝龙之子郑森者,孝子仁人,恐其父在朝为质而顾虑不降,何忍复加征剿,今父子二人同朝为王,特许共处泉州一地,也可得享“父慈子孝”之天伦。诏书至时,海澄王若降,不必来朝,就地屯守练兵。如若不降,也可弑父而反,乃乘逆寇稽诛[6],王师暂息,坐享渔人之利。如是,满汉八旗不必立即追剿,而应同仇敌忾,待收复宝岛台湾、驱除西洋鞑虏之日,华夏将士方可列阵相向、一争高下!……海澄王以为天堑不能飞渡,投鞭不足断流耶?非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