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
弘毅对被自己解救而免于徙流的这位大清第一直臣,有一种天然的敬佩和器重,再加之这段时间的接触,更是欣赏他的才学与耿直兼备,而且两者并行不悖,所以准备锦上添花,今后交流起来也会免去那些官场的客套虚伪。
“啊?贝勒爷,下官怎么敢高攀?”季开生再怎么耿直,也不敢和皇子称兄道弟呀!
“高攀?是我高攀呀!你莫非嫌弃我还是乳儿?”弘毅眨着眼睛,调皮的问道。
“不不不,下官不是这个意思。您是……”季开生有些慌乱,不知道怎么说才恰如其分。
“我是皇子,是不是?天中兄,皇家所谓‘替天吊民’,这个观念几千年来早已深入人心,我等也不能弃之不顾。所以,你说的不假、不错。”
弘毅已经学乖了,先安慰季开生。果然,季大人如释重负,以为这称兄道弟一事就此罢了,自己只因感念皇子的知遇之恩而频频施礼。
“不过,天中兄,皇子也是人啊,终归不是神!既然是人,就会有疏漏和不足,如若一直被奉若神明似地,身边没有如你一般的直臣、诤友,终有一日,也难免作茧自缚、自毁前路。况且,俗语有云:‘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从这点上说,直臣还会在朝局政务之上有些牵绊,有些话出口之前也的确需要三思。但,作为诤友,这点限制也就没有了,兄弟之间,自然可以无话不说,你说是不是?”
弘毅脱口而出那首“脍炙人口”的《世界需要热心肠》的一句歌词,寄希望于这通俗易懂的语言能和善于直言的季开生发生强烈的共鸣!
季开生却从未听过这句小爷口中的所谓“俗语”,好在意思的确是分外明了,而且真切体味到了玄烨那“"ci luo"裸”的结纳之意。
“下官……哦,谈迁与下官,皆愿鞍前马后,助贝勒爷一臂之力!”季开生郑重其事的回答道,却巧妙规避了称兄道弟的小细节。
“好!就连汉高祖也说:‘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说得实在是好啊!天中兄,我们可以共同努力,为这天下苍生的福祉做一番事情!”
弘毅认为,此时最好的、现成的、上点档次的话,就只有刘邦这一句了。
“开生等不敢自比汉初三杰。却要襄助小爷,做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事业!”季开生终于情绪激昂起来,信誓旦旦作了表态。
为何会如此表态?就是因为弘毅引用的这句刘邦的话。表面意思的理解,任凭谁都不会误读,就是所谓知人善用、用人所长,包括对自己的善用,一如刘邦知道自己的“将将之才”。但真正让季开生激动起来的。却是背后的深意――
一者,刘邦何许人?汉高祖也!大汉六百年基业的奠基人!弘毅引用此人之语,或许就是对自己将来地位的一种暗指?
一者,刘邦拿自己和项羽对比,成败的关键被定性到会不会用人的问题上。如此一来,玄烨拿自己和刘邦比较,是不是暗示前面季开生口中所说的那些个“暗中牵绊”的人,只要有了季开生、谈迁等人的鼎力相助,其实不在话下?
听到这里,季开生终于明白:刚才小爷没有表示态度。其实是在这里等着自己的,而且一句话顶一万句――不但小爷胸怀大志,而且他们这些人还会是事关成败的关键性人物!如此一来,他如何能不激动?
看出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