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三百一十六章 ——阿尔巴人队(一)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人的好事,但这一两日再没有他“别克先生”的什么消息了。恰恰是昨日一夜,许多议题的铺排还离不开这个罗刹降人的助力!

其三,是最最微妙的一层关系了。刚才的命令里,弘毅直接点了新近冒出来的另一个小跟班王三喜的名号,自然是说给小功子听的。因为按照以往的作法,这种通禀召唤的小事,贝勒爷都不必具体到要谁去办的。但今早梁功和王三喜的对话,早就通过奶嬷嬷曹氏的“口”进了弘毅的“耳”,也入了他的“心”!

曹氏之所以会说这些子事情,还是因为有一天喂奶之后,小爷若有若无的一句:“小功子是要大用的,但现在还不能放手。嬷嬷是我的贴己人,你替我瞧着些,有什么及时告诉我。”倍感荣幸的曹氏,无形中就成了安插在小功子身边的“克科勃”了。

弘毅直接点王三喜的将,就是旁敲侧击的告诉梁功,不要学着别人奴随主荣,现在就开始网络自己的小圈子了。你和王三喜一样,现如今还都是直接归我指挥的!

“嗻!奴才这就去办!”

梁功自然是噤若寒蝉,急急忙忙起身去安排了。

动身之前,弘毅对自己施展的这些个从清宫口水剧中学来的勾心斗角的小本领,先是得以了一小会儿,接着就陷入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忧愁之中——

封建帝王家,有多少事最后机关算尽都是误了卿卿性命的?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青年,这用法治和制度管理人的伟大历史性使命,不知道能否在自己身上得到某种程度的推进!

*

*

景山,大清火器营,罗刹队驻地,准确的说,应该叫做“阿尔巴队”驻地了。

别科托夫作为佐领,过去的两天时间里压根儿就闲不着,甚至是忙得不可开交!

开始,他在忙于文案工作!是的,文案,其实就是前天从西安门返回景山的路上,小贝勒爷交代的要他回来就弄一个什么“内务纪律条例”的东东!什么是“内务”和“纪律”?这必须先弄清楚。

“纪律”倒好办,问了火器营的老太监之后也就基本清楚了。老太监说,纪律这个词他没听说过,但应该是小贝勒爷将“军纪”和“律例”两个词合二为一了。

也就是说,所谓“纪律”,应该是他们阿尔巴队所要遵守的军纪和律例的汇总!哈哈,这不就是当年伊凡雷帝在沙俄军队中搞的那一套吗?幸亏这五个人中还有一个毕业于基辅的莫吉拉学院的尤里!这小子肚子里墨水多,是所有二百多号罗刹人中的笔杆子,而且对枪械啊、军队条令什么的很感兴趣。

于是,尤里在别科托夫的授意下,就按将凡四世之后历代沙皇对俄**队的军事改革的集大成汇集起来,形成了一篇《阿尔巴队军事纪律》!

尤里执笔的这篇“大作”,几乎就是现在沙俄常备正规军中的精锐——射击军、城市哥萨克兵和炮兵三个军种的军事条例的集大成者,特别是将军事指挥体制囊括在内。当然,聪明的尤里似乎很知道什么是“因地制宜”!例如,在《军事指挥体系》一章中,特如此写到——

“伟大的皇帝陛下负责对军队和整个军事工作的总的领导,兵部代表皇帝,是整个阿尔巴队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皇帝亲封的阿尔巴队归化宗室管带是本佐领的直接最高指挥官,镶黄旗固山额真是名义上的最高指挥官;朝廷各个衙门,按照各自分工负责阿尔巴队的建设与训练;根据皇帝陛下和最高指挥官的指示,任命佐领及其下属低级军官,并向他们下达军事行动计划……”

但与“纪律”比起来,要弄明白什么是“内务”就颇费了一番周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