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264章 耗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赋。

这样一来,在石云开的手下种地,比在大清国要好上许多,简直就是好的没边。

石云开最初刚提出这个计划的时候,招致了闵丙奭、程元春、以及曲章安的一直反对。反对的理由看似很充分,柳京境内多山,山地贫瘠,土地数量有限,根本没有能力为所有的士兵提供100亩土地。

对于这个问题,石云开的回答很干脆。柳京境内确实土地不多,但是整个辽东土地多的是,别说是三五万士兵,哪怕是三五十万也能分配的过来。

就算是辽东的土地不够分,那么可以把目光向北移,北方的西伯利亚平原,多的是土地……

此言一出,立即引来闵丙奭和程元春、曲章安的浮想联翩,老毛子的土地是多,但是谁都没敢想过,如果真能把西伯利亚平原弄过来……

全国男人都当兵也差不多够了。

手里的部队一多,石云开立即把他们全部分配到各个部队中,以老带新,训练起来其实比在柳京的新兵营里快得多。此时石云开的部队成份其实有点不均衡,柳京本地人已经超过了半数,来自清国的民人处于劣势。

石云开为此给盛宣怀发了电报,想让盛宣怀帮忙在清国人口稠密的四川、湖北等地帮忙招兵,却惊讶的获悉盛宣怀也在组织部队,而且已经有了近两万人的规模。

石云开造反,给盛宣怀带来了很眼中的影响。因为盛星怀和石云开的关系,盛宣怀也难免要受牵连。但盛宣怀可不是任人宰割的性子,他也不是只知道做生意的肥羊,在南方的势力也是很恐怖的,利用和淮军一贯良好的关系,盛宣怀分分钟就拉起了一支队伍。

而且这支队伍现在还能称得上是装备先进,毕竟盛宣怀手里有江南制造局以及汉阳铁厂,论起军工实力来,其实比葫芦岛的生产能力还要强上不少。只可以这些工厂的生产效率实在是无法令人恭维,空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却最多只能把其中的半数转化为产能,其余的都变成了纸面实力。

知道盛宣怀的举措后,石云开虽然未能如愿,却也放心不少。经历过石耀川身陷京城的事件之后,石云开现在已成惊弓之鸟,深怕盛宣怀步入石耀川后尘。好在盛宣怀的脑袋比石耀川灵光的多,人家早早就看出石云开有不臣之心,因此在半年前就已经离开京城前往江南,也算是提前抽身,回到自己的大本营。

虽然盛宣怀这条路断了,石云开也还有自己的渠道。时运开在直隶、山东有几个移民公司,这些公司也都在同时吸收移民,只是因为前段时间要开发云田平原,石云开才把方向转移到吸引移民家庭上,现在只要把方向再进行调整一下就行,并不废多大力气。

当这一切全部安排好之后,时间已经来到七月份。

这段时间东亚这边安静的有点诡异,石云开和和清政府已经撕破脸,但双方除了厉兵秣马,都没有进一步举措。石云开这边在征兵,朝廷也在征兵。

清政府扩大了镇武右军以及镇武后军的规模,基本上扩大了一倍左右,同时左宝贵的盛军也在扩编,从甲午战后的八千多人已经扩编到一万五千人左右。老将宋庆被调往盛京,统帅镇边军以及靖边军,铭军统领刘盛休及所部被派到牛庄,赋闲在家的卫汝贵也再次出山,和统领奉军以及盛字练军的聂士成一起组建新的镇武左军和镇武前军。

日本人也在征兵,日本国内已经组建了十一个师团,其中除了近卫师团仍然守卫京都外,大山岩手中已经集结了3个师团近6万人,如果再加上近五万的朝鲜本地士兵,日本人现在随时可以动员超过十万人的部队,远远超过了去年的清日战争时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