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二百九十五章 边关之急(八)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今已经是第二十个年头了

之所以选择镇守居庸关,是因为居庸关当年是他的曾曾祖父和大明开国第一名将徐达一起监督修建的,可能对其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吧!在这里他每天研读兵书兵法,训练守关将士,倒也自在。

居庸关地处要冲,自古以来都是兵家的必争之地,而对于大明朝更是意义非凡,因为它是守卫京师的最后一道屏障,一旦有个闪失,京城将十分危险。

常旬十分清楚肩上的责任有多重,所以每晚他都会读书到深夜,就是怕有的将士偷懒,忽略了情况。

又过了一盏茶时间,常旬大概是看累了,这才放下手里的兵书,起身来到了关城之上,举目远眺;

巍巍山峦,起伏跌宕,绵延城关,甚是磅礴,这个地方每年四五月份的夜景是最好看的。巍峨的城关在青被的拥族中,透过点点月色,甚是迷人,还可以感受阵阵清风徐徐,很是凉爽。

常旬不由得闭上了双眼,感受着这种美好的意境,许久才睁开眼睛,但刚睁开眼,便注意到很远的一处情况,那是相隔几个山头的一处烽火台,一团明亮的火苗在其上亮了起来;

什么情况?常旬心里微微一提,俗话说,烽火狼烟,白天升烟,晚上明火,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必定有什么情况发生。

正当他沉思之际,相距那烽火台较近的其他烽火台,也相继亮起了火光。

“不好……有外敌入侵,火速备战……”

…………

天刚破晓,徐秋澗便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不耐烦的起身打开门一看,竟是死太监王振,此时见他一脸焦急的样子,徐秋澗不由得一阵诧异;

“又是哪阵风将王公公你吹到我府上了,看你这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千万别跟我说皇上因为你帮我的事重罚了你……”徐秋澗一副很是警惕的样子说到。

“哎呦……徐大人!都这时候了,你还跟杂家来玩笑,赶紧走吧!出大事了,皇上让我通知你赶紧进宫去商量大事呢!”王振十分焦急的开口道。

“什么大事?”见王振并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徐秋澗心里微微一提。

“事关大明生死存亡的大事!行了,你先跟杂家走,杂家边走边告诉你!”王振着急道。

徐秋澗一点头,不再言语,随即匆匆穿了衣服,跟王振去了皇宫!路上,王振告诉了他一个十分震惊的消息;鞑靼十万大军翻过沙岭,穿过黑谷,攻破八达岭,兵临居庸关了。

这个消息无疑是晴天霹雳,居庸关对于北京城的重要性,连他这个来自和平年代的先进分子,都十分清楚!居庸关距离北京不足三百里,可谓是京城的最后一道门户,一旦攻破,敌人将长驱直入,向京城杀来!

更何况京城目前已然空虚,哪还有还手之力,若敌军兵临京城,将成狼入羊群之势,大明危矣!

徐秋澗已经没有过多心思去思考鞑靼这十万大军哪里来的?又为何来得这么快?不由得加快了步伐,火速前往了皇宫,他虽然着急,但相信明宣宗和张太后比他更急!

来到皇宫,王振直接将他带到了朝堂,这件事实在太大,明宣宗不得不郑重对待,所以都约在了朝堂上。

此时的明宣宗和张太后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根本就坐不住,紧锁眉头的在群臣中间不断徘徊,显然这些大臣也没想出什么好法子帮他们分忧,一个个唉声叹气的不停摇头。

很快明宣宗便看到急匆匆赶来的徐秋澗,赶忙大步走了过来,一把握住了徐秋澗的手,“徐爱卿……你说过你能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