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四十七章 不要升官 (3/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潘家走一回,哪怕只当是结个善缘,“却不想潘大人却殉国身故,属下既受了托,自然要去吊唁一回。”

“潘大人以身殉国,我等也是为之惋惜。”李怀信听了唐旭的话,颇有些赞赏的点头回道:“唐大人信守托付,也有君子之风。”

“那李某就先行一步,在沈阳城里等候唐大人。”李怀信把话说完,拱了拱手,又向熊廷弼辞了,起身离去。

如今辽东局势危急,经略府里自然也是杂事纷多,等李怀信走了之后,唐旭自然也不便多留,跟着告辞退下。

直等到出了经略府,唐旭才是心里暗道一声好险,忍不住抬手擦了擦冷汗。

河东卫的镇抚官,是从五品的官职,唐旭自然是不可能不知道。但是这个官,自己却是不能也不敢要。

原因无他,只因为这个河东卫,所属的是辽东铁岭一镇。

自从自己上回决定去应恩考开始,唐旭就已经把大明朝的科举制度仔细的研究过一遍。

其中果然和洪哥儿身边的李忠说的一样,寻常的军户家里,对于进学一项,并没有太大的限制,即便是已经从了军役,也可以和唐旭一样去应恩考。

但是这句话前面,毕竟还多了一个“寻常”两字,而这个不寻常之处,偏偏就是在辽东。

早在成化年间,经辽东巡抚张鼐上奏,便就有了辽东军户一家生员不过二人的规矩。若是家里只有一丁的,更是不许入学。不巧唐大人家里,正属此例。

虽说此事未必没有回旋的办法,比如把军籍转调他处,但是毕竟到了这里,想要再转回去就需要大费周章了。

自己当时去应恩考,所求的不就是想要把自己的“户口本”拿回到手上,如今又怎肯还没脱狼窝,又要陷虎穴。就算日后不一定要走科举这一条路,但是自己的后心,也绝不能再留在其他人眼皮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