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狗血喷头。但人人都是敢怒而不敢言,尤其是他四个儿子长成之后,那更是他们赵家父子的天下了,欺男霸女、巧取豪夺,几乎无恶不作,周围几十个村庄无不受其压榨盘剥,萧家庄与赵家集最是临近,俨然成了赵家私有财产,原本拥有田地的人家十有**都已经沦为佃户和长工。
赵家几代积累,时至今天已经到了鼎盛时期,十年前赵老太爷在赵家集最好的位置修建了赵家大院,规模宏大,建筑豪华,假山流泉,奇花异草都有其类,其中最有名的莫过“接天楼”,当然这是最初的名号,后来赵老太爷认为不太吉利,便改为了赵家楼。其为三层木质重檐歇山顶建筑,为方圆几十里最高也是最阔气的建筑。建成伊始,周围村庄的人们便扶老携幼前来观瞻。萧遥也跟着爷爷挤在人群中间仰望那气度恢弘的建筑,时至今日,那天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萧遥虽然离家多年,但乡村变化微乎其微,无论是道路还是建筑均和七年前无甚分别。萧遥沿着大道一路飞驰,两边的景物不住倒退,耳边的风声呼呼作响,十五里的路程,萧遥只用了一顿饭的功夫就走完了。
赵家集从最早的赵家庄发展而成,因地处交通要道,而成了商品集散之地,一时间商贾云集,有的在此定居,逐渐演变为了大的集镇。
萧遥到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但赵家集的主要大街上仍然人来人往,街旁市肆繁华,饭馆、旅馆、当铺、**、**无不灯火通明,把偌大的街道照得如同白昼一般,街边还有一些小商贩,卖菜、卖肉和卖一些家常应用之类。
萧遥很少来到这样繁华的地方,不禁玩心陡起,竟四下里转了开来。
突然一个小摊铺吸引了萧遥的目光,木制的货架上缀满了各种脸谱,有黑脸的、有白脸的、有红脸的、有紫脸的,还有一些样子恐怖狰狞,便如魔鬼一般。萧遥看得兴起,突然灵机一动,坏笑起来,选了一个样子最恐怖的一个脸谱,问好了价钱,向怀中摸了摸,幸好还剩了几文钱,刚够付账。
萧遥将脸谱揣在怀里,沿着大街向东走去,一个高大的楼宇早就出现在了视野之中,在幽暗的空间里那悬挂在楼宇上的灯笼尤其明显,大红的灯笼分明要与空中的明月一争光辉。
萧遥记得那便是赵家楼,便紧走了两步,赵家大院门前人呼马嘶之声隔着老远便传了过来。
走到近前一看,原来赵家大院彩灯高悬,大门两旁几个家丁躬身侍立,样子极尽恭敬,浑不似平日里狗仗人势的霸道。大门中间一个年轻人正在招呼客人,而门外几匹高头大马像是远道而来,骏马喘着鼻息,浑身冒着白气,显然经过一顿疾驰,从马上跳下来几位江湖人打扮的中年汉子,虽然风尘仆仆却一个个眉眼透着锐气,一见便知都练过功夫。
萧遥闪到一处角落,在暗影的遮掩下向前面瞧着。
那个年轻人萧遥认得,便是赵老太爷的三儿子,名叫赵彪,是赵家第一霸,十年前便已经横行乡里,无人敢惹。
忽听那赵彪热情地说道:“没想到郝大哥竟真的赏脸,千里迢迢,一路辛苦,快往里请。”
为首一位中年大汉报腕当胸,嗓门粗大,爽声说道:“赵兄弟,令尊六十大寿,愚兄怎能不来。哈哈!”
说着便携手揽腕,进了大院。
萧遥听得真切,暗道:“原来是那老家伙要过六十大寿,哼,他平日为富不仁,坑害了无数好人,使别人家破人亡、凄苦难捱,自己却要优哉游哉过什么六十大寿,你不过六十大寿小爷心里倒还舒服些,你非要这般折腾,那小爷也要陪你耍耍。”萧遥想到此处,嘴角露出一抹坏坏的笑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