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0097 董忠兴师(上)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

这时,王莽的思绪又回到刘睿和蓬勃身上,一个挥兵夺五原,一个挥兵夺北地,这两人已成为王莽心中的一根刺,不拔除这根刺,王莽寝食难安,想到此,王莽厉声责问众人:“刘睿与蓬勃拥兵造反,何人愿往,剿捕此二人?”

话音刚落,大殿内一人朗声出列:“陛下不可。”

不久,此人走到大殿中央,凝视王莽,高声说道:“陛下,且听臣一言。”

王莽凝神望去,出列之人乃是大司空董忠,半响,王莽点头,董忠朗声道:“陛下,刘睿虽然不听号令,但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从他能以一万兵马对阵匈奴六万雄兵便可看出,有他镇守五原郡,匈奴定不能南下半步,此等人才替陛下守边,陛下可安枕无忧,又为何要抓捕他呢?”

停了下,董忠又道:“还有蓬勃,虽未听号令,夺取北地郡,但刘峰东进,我军正愁不能分兵往拒,此时有蓬勃再北地郡替我们抵挡刘峰,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说到这,董忠单膝跪地,朗声道:“臣一番忠言,还请陛下三思!”

董忠话音刚落,满朝文武立刻哗然起来,众人互相议论,这时,已有一人缓步走出,高声说道:“陛下,臣同意董忠之言,请陛下三思。”

众人凝神望去,走出之人,乃是刘歆,他此时已官居太傅。虽然王临谋反事件已将刘歆牵连,但刘歆迷途知返,深得王莽信爱,此时见刘歆走出,便笑语道:“刘卿不妨说说。”

刘歆点头,朗声道:“董忠之言,有两点好处,第一,我们可以借这两股势力分别抵抗刘峰和匈奴,用他们来削弱敌方实力,第二,匈奴与刘峰的入侵,也会大大削弱他们两人的实力,等时机成熟,我们调三千甲兵,便可收复此二人,请陛下明鉴。”

刘歆的看法不错,这是把双刃剑,在削弱匈奴和刘峰的势力时,也在消耗刘睿和蓬勃的实力,想到此,王莽微微点头:“那我们不妨静观其变。”

这时,刘歆又道:“陛下可听说街中传言?”

刘歆表情有异,王莽身子一颤,厉声道:“什么传言?”

“从河北传来一个消息,刘睿本名叫刘秀,又名刘文叔,是南阳舂陵人,汉景帝七世孙,正统的前朝后裔。”

说到这,王莽脸色土黑,嘴角微微颤抖,想要说话,却又活生生咽下,这一幕幕尽落刘歆眼底,半响,刘歆又道:“此时他夺取五原县,是否在为复国做准备,臣担心他今天打五原郡,明天就会挥兵入西河郡,然后是太原,上郡等等,那时,河北不复存在矣!”

王莽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怒火,暴喝道:“混账,你刚刚让朕不要动他,此刻又告诉朕这些,目的何在?”

刘歆斜睨董忠一眼,不慌不忙道:“臣建议,由董大人重新掌管兵权,北上抗击匈奴,见机行事,收拢河北各方势力,配合东曹掾储夏剿匪,如果不肯缴械归农的势力,可挥兵剿除。”

这时,董忠也跪伏在地,朗声道:“臣愿披肝沥胆,为陛下分忧!”

这句话深深触动王莽,数月前,王邑挥师北上,寸功未建,且败仗连连,这也是王莽最忧虑之处,若娄奔再败,匈奴必会挥师南下,那时再派兵北上,为时已晚,但此时长安拥有北军不过十万余人,若派去北地,恐怕京师空荡,会给赤眉军创造机会,挥师西进。

想到此,王莽把心中忧虑说出:“朕并非不肯派兵北上,只是朝中兵马空虚,实在调不出太多军队!”

这时,刘歆毅然道:“陛下可调集荆州,巴蜀之兵,集合十五万大军不是问题,只要董大人稍加训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