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0055 王临夺权 (1/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未央宫前殿,王莽震怒,数百官员跪伏在地,大殿内鸦雀无声,不久,王莽起身,将奏折狠狠掷在地上,怒道:“匈奴十三万大军压境,竟能吓得定襄郡郡守吴良献城投降!难道我大新帝国,竟无一人可为朕分忧吗?”

王临缓缓走出队列,来到大殿中央,跪伏在地,朗声道:“父皇,儿臣认为,大司马董忠督领并州失职,竟使定襄郡失守,而今,匈奴已大军进入成樂县,董忠军却在平定县按兵不动,致使雲中郡,雁门郡孤立无援,危在旦夕,而马邑关仅有守军万人,若被匈奴攻破,太原郡必然吃紧。”

话说到此,王临觑眼王莽,见他还在认真听,继续道:“如今局势,儿臣认为,先罢免董忠并州都督一职,擢令回京,从京中调派大将,帅精兵十万,联合平定县守军,雲中郡州兵共抗匈奴,彻底夺回失地,将匈奴驱逐出长城,留重兵驻守。”

话到此,王临从怀中取出一份奏折,双手托起,未几,一名侍曹缓步走来,接过奏折,呈予王莽,王莽打开奏折,紧皱双眉,一目三行,快速看着,不远处,王临继续道:“只要定襄郡大捷,便可挥军东进,入幽州,借乘胜之师,剿灭河北乱匪。”

王莽听到此,微微点头,这时,大殿中,一人快步走出,朗声道:“陛下,匈奴来势突然,非董忠之过,大战在即,不可换将,否则军心思变!”

王莽凝神看去,是丞相孔光,他已走到大殿中央,跪伏在地,仰看王莽,继续道:“匈奴虽然来势汹汹,但我军可依关自守,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敌’,待机而动,只要匈奴稍有退意,我军便可乘胜追击,大破匈奴!”

王莽愠怒,朗声责问:“若匈奴转攻雁门郡,雲中郡又当如何?难道让朕不要这两个郡了吗?”

孔光一时词穷,支吾半响,无言以对,王莽冷哼一声,坐回銮椅上,看着大殿众人,朗声道:“太子所言不无道理,朕决定??”

话未说完,殿中一人大步走出,来到孔光身旁跪下,朗声道:“父皇,且听儿臣一言。”

王莽点头,王安继续道:“父皇不可因一隅而失全局。”

停了下,王安又道:“第一,凉州牧上奏,言武威郡守刘峰拥兵过众,必为大患,此等势力不可不防,第二,幽州此刻拥有匪军百余股,最大势力拥兵十余万,此等势力父皇不可不防,第三,赤眉为患青,徐二州,已过多年,拥众二十余万,此刻已占据鲁郡汶阳县,随时有东进企图,这种势力父皇不可不察,不可不防,第四,荆州绿林山,拥有匪军十余万,此等势力威胁到我国西南的安定,若父皇不防,他日四方群起,匈奴未平而国内动荡,那时,悔之莫及!”

王安句句如针,扎在王莽心中,此刻一起说出,犹如一颗积攒多年的大石,忽然落下,压得王莽喘不过气,许久的沉默,王莽愤然起身,朗声道:“荣朕在考虑考虑,退朝!”

“退朝!”

此刻,长安街上,一辆马车在百余人的护卫下向东乐街行去,马车内,王临仰看车棚,双眼呆滞,似乎在想着什么。

白天的争执,王临本已占尽上风,父皇即将下旨,罢黜董忠都督之职,从长安调兵北上,这样一来,王临便可安插自己的心腹接管并州,取代董忠,但王安的出现,瞬间扭转局势,他的一番言论,已深深打动父皇,恐怕,自己不拿出重料,很难扭转局势。

想到此,王临得意的笑着,上次北巡,临水县官员惨遭屠戮,大司空王邑奉命督查,仅三天时间便查出凶手,但当时却被王临压下,让王邑莫要汇报,只等时机成熟,用这件事搬到董忠,如今想来,时机正好,可以用这招搬垮董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