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安静,木讷看着身旁地图,心中思讨片刻,回身看向右大将军丘林鹄,笑道:“你可带两万兵马,全力攻打善无县。”
丘林鹄唱诺,木讷又道:“记住,智取为上,力战为下,尽量使用汉人制造的攻城器。”
长安城内,因太子王临对谶语流言大肆搜查,已闹的人人不得安宁,无辜遭罪者不可胜数,此刻街道上,每百人为一队的北军正在巡逻,借着搜查为名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街中不时可以听到妇女老人的哭喊声。
董忠率领百名亲随缓缓向城中行来,自卸职后,董忠心里压抑,行程自然慢了许多,此刻见到街中此景,不由大惊,这还是新朝的都城吗?
不久,董忠回身对百名亲随道:“随本官去新建王府走一趟。”
平晏离去已有月余,王安日日想着平晏离去时的一番话,请命南下,据守揚州,善待百姓,静观天下时局。
这一句句话如一根根针,一下下扎在王安心中,如果真的南下,那么,就意味着自己决定退出朝廷的争夺。
可真的有一天,新朝烽火四起,面临倾国的时候,自己又能否重新扶起新朝?
想着想着,管家缓缓走入,来到王安身旁,轻声道:“王爷,董忠求见。”
王安愣神,回头看向管家:“董忠?”
王安大惊,他没有想到董忠会这么快就妥协,卸职回朝,他本以为董忠会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拒绝朝使,等打退匈奴后在回朝请罪,再有自己为他开脱,一切都会风平浪静。
可董忠偏偏回来了,想着,王安轻叹一声:“让他进来吧。”
不久,董忠快步走入,来到王安身前,缓身施礼:“下官董忠,参见王爷。”
“哼??”
王安微怒,斥道:“匈奴未退,前方大战在即,董大人怎能如此轻易交出军权,至前方数万将士于不顾,数千万百姓于水火?”
董忠大惊,连忙道:“王爷,不是你让臣卸职回来,静待时机吗?”
王安猛然回头,怒道:“你说什么?”
董忠赶忙从怀中掏出那日左道极给他的信,递给王安,嗫嚅道:“这不是王爷给下官的信吗?”
王安快速接过信,打开来看,一目三行,很快看完,半响,轻叹道:“你上当了,这不是本王的信。”
二人都陷入沉默,彼此都不用再多说任何话,这封信一定是太子找人书写的,目的很明显,想要诱骗董忠就犯。
“既然回来就算了。”
王安再次叹息,强压心中怒火,苦笑道:“如今朝中动荡,京中忽起谶语,闹得沸沸扬扬,父皇不惜任何代价,要查出谶语来援,官府趁机收刮百姓,本王很担心??”
话说到此,王安再也说不下去,只摇摇手,笑道:“你刚回来,咱们不说这些了。”
董忠见王安心情不好,本想离去,又恐时间太短,走的仓促引起王安误会,停留半响,董忠轻声道:“王爷可曾听说过物极必反?”
“何意?”
见王安不解,董忠笑道:“凡事有昌盛,必然有衰败,太子虽然暂时得势,但未必就一定能稳坐东宫,王爷千万不可气馁,但静观时局,借机搬倒太子。”
停了下,董忠觑眼王安,见他还在听,便道:“既然下官已经回朝,当力扶王爷,夺得太子之位。”
半响,王安轻叹,人人都劝自己黔首以待,可如今局势,自己又如何能不急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