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0133 揚州起义 (1/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天下即将分崩,各路义军纷纷崛起,各州郡县已无力镇压,在这种形势下,新朝崩溃乃大势所趋,自古乱世出英雄,邓禹心中也有自己的梦想,辅佐一代明君,开疆扩土,打造一代盛世,只奈老母年迈,忠孝不能两全,故此邓禹才迟迟不肯出山,如今邓母已表明心态,让邓禹勿以家为念,又正赶上刘睿麾下军师在新野布粮施粥,此情此景,已深深触动邓禹的心。

而且,除夕之夜,刘睿能慷人之慨,布粮施粥,为南阳郡饥民谋福祉,这样的胸襟气魄,何人能比?远远要比拥兵二十余万的绿林军好得多,再加刘演在南阳经营已久,根深蒂固,支持者不下千余人,这等世家必能崛起,想到此,邓禹双手抱拳,向葛昕微一行礼:“请转告刘睿将军,我邓禹愿委身相投。”

葛昕猛一拍掌,大喜道:“我家主公日夜期盼邓先生能来相助。”

邓禹微一摇头,笑道:“邓某乃一届文人,无甚大才,如刘将军不弃,愿全力相佐。”

停了下,邓禹又道:“待邓某安顿老母之后,必来相会。”

葛昕此时已双手抱拳,深施一礼,笑道:“葛某愿留在新野,等待先生的好消息,与先生一同南下。”

自邓母知道儿子是为自己而拒绝各路豪杰的邀请后,邓母终日寝食难安,终于,邓母在新年之夜,与儿子邓禹详谈了此事,邓母希望儿子能出去闯闯,不要因为自己断送一生,但邓禹却因此离家,不知所踪,邓母心中伤感,不知自己的选择是对是错。

知子莫若母,邓母不后悔自己让儿子出去闯闯,只是邓母犹豫,是不是自己过于强迫儿子,也许邓禹还没有筹划好,此时少仆阿邦已将最后一道菜摆在桌上,可邓禹却出去半个多时辰,至今未归,正在邓母心中隐隐着急之时,屋外响起急促的脚步声,不久,邓禹快步走入。

“孩儿不孝,新年之夜,让母亲挂念。”

邓禹跪在邓母身前,磕一个响头后,缓缓道:“母亲说得对,男儿志在四方,儿子已决定投身刘睿,明日便会起行,心中唯独放不下母亲。”

说到这,邓禹眼泪扑朔朔落下,半响,又磕三个头,这时,邓母已泪眼婆娑,扶起邓禹,叹道:“母亲也舍不得你,可如今天下纷乱,兵戈四起,我们躲在家中,又能躲得几时平安?不如出去奋斗一番,也不枉我儿平生所学之才。”

邓禹毅然磕头,高声道:“母亲临别之言,孩儿铭记于心。”

见儿子决定离开,邓母心中忧喜交加,缓缓起身扶起儿子,轻拍邓禹肩膀,安慰道:“我儿这次离去,勿要以家为念,家中还有少仆阿邦,一样可以照顾母亲。”

此时此刻,母亲还不忘安慰自己,邓禹深深点头:“孩儿这次出去,一定会衣锦还乡,也请母亲多多保重。”

“好孩子。”

邓母指着旁边座位,让邓禹坐下,欣慰点头,笑道:“今夜除夕,我们一家人好好吃顿年夜饭。”

地皇一年春一月,一个美好的季节,冬天悄然离去,春天缓缓到来,北方虽然下了数场大雪,但南方却始终保持着绵绵的细雨,此时人们刚刚从新年的喜悦中走出来,男人们扛着锄头,回地里劳作,等待春天播种,女人们坐在织布机旁,重复着日常的劳作,孩子们顽皮的跑出家门,骑着木马,在院子里玩耍。

河北多年战争,已闹得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数万将士高举军旗,北上抗敌,到最后,却没有多少人能活着回来,而就在这样一个战火频发的年代,揚州也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北方所食的大半粮食都由扬州供应,一批批航船沿运河北上,将粮食输送到东郡,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