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第二百零八章 九生九世后的大团圆(全文终)
就在萧大老爷娶了章氏这一年的秋天,皇帝再一次因风寒卧床不起。虽说二十几天后又在太医们的攘治之下好转起来,却依然坚定了皇帝马上立储的决心。
消息传到殷州萧家时,皇帝立储诏书已下。以后再见淳亲王不能再称呼淳亲王、皇甫惜歌也不能再唤他十一哥,得称呼太子了。
皇甫惜歌当时便松了口气。立储这么迅速,并没起什么大风浪就定了,对萧家来说是个好事。并不是说淳亲王做了太子、萧家便能沾上多少光,而是萧家又能消停几十年,至少这几十年里不再有树欲静风不止的隐忧。
至于皇帝再活上多少岁,惹得太子不甘做太子了甚至去逼宫请皇帝禅位,或是太子被谁陷害了再换个太子吧,那就不归萧家左右了。萧家既不在朝堂,也不掌兵权,不用应对这些变数……
提起太子,便不由得想到墨儿快到产期了。作为墨儿的娘家嫂嫂,总该去送催生礼的吧,皇甫惜歌又实在不愿去。太子已携妻妾儿女住进东宫,以她的身份进宫倒是容易,可麻烦事儿也就更多了。要不请两位姑姑替她回去看看?她又不舍得姑姑们太劳累。
正琢磨着这催生礼到底该送不该送,前院小厮来报,说是有快马从京城来送信。吴妈妈问过那小厮,小厮说送信人已走,吴妈妈忙接了信快步送进正房。看了信的皇甫惜歌终于踏实了:“倒省得我跑趟京城去送催生礼,墨儿昨日生了个姑娘,母女平安。”
生个姑娘好啊。太子妃嫡出的哥儿才多大,两兄弟踩着肩膀儿可不好。这孩子既是个姑娘又选了个好时候降生,必会深得太子疼爱。皇甫惜歌一边低声与吴妈妈聊着,一边叫花黄服侍她换了衣裳,这么大的喜讯,总得报与老夫人知晓才是。
吴妈妈又出去打发人去前院与大老爷和三爷报个喜,再折回到正房来,皇甫惜歌便请她带些供品与香烛去一趟后面家祠:“替太子侧妃去给白芍姨娘念叨一声。”
林氏与大老爷和离之后,白芍也算沉冤彻底得雪,再也不用背着那个携了萧家骨肉逃走的刁奴黑锅了。萧家的家规里,只要生了子女的姨娘,死后都有牌位摆在家祠一个小偏间儿里受香火供奉的,只因以往并没有哪个姨娘离世,白芍还是家祠里的头一份,这也算了了墨儿一桩心愿。
到了鹤年居给老夫人道过喜,老夫人也抚掌称快:“咱们家这五姑奶奶还真是个会生的。只可惜前几日已经随太子搬入了东宫,要不然祖母真想与惜儿你去瞧瞧这娘儿两个。”
“祖母您忘了,太后娘娘千秋不是还有快一个月就到了?太后娘娘今年是整寿,还专门捎信来嘱咐惜儿携您一同回京城去呢。介时咱们既给太后娘娘祝寿,这娘儿俩也都快满月了,说不得咱们还得留在京城过罢满月宴才回得来。”皇甫惜歌劝慰道。虽说老夫人说是不能去瞧那娘儿俩,谁知这几日会不会心头惦记?
“可不是,瞧我这脑子,你前几日还专门和我念叨过。”老夫人笑着拍了拍脑门儿,“整寿七十岁啊,也不知祖母能不能有这命儿也活到七十去,只怕祖母不如你皇祖母福泽绵长啊。”
“瞧您说的,倒令惜儿无比愧疚了,难不成您是嫌弃儿孙与媳妇们不够孝顺?”皇甫惜歌对老夫人娇嗔道:“惜儿都不怕说句大不敬的,您比太后娘娘福气大。咱们不是早就说过,活一天笑一天才痛快”
老夫人细细一想果不其然。单不说在这子女上福薄,就说当年十四五就进了宫,在那宫中一呆就是一辈子,虽说最终杀出一条血路做了皇后、之后又封了太后,到底不如她这个下嫁到萧家的过得快活踏实不是?更不用提说就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