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包括太空适应训练、紧急情况处理训练等等,我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做好每一个细节。”
月球上发生的事情,让各国都警惕了起来。
正因为如此,人类急需要一支前哨队伍,能够在太空中进行巡逻,以应对突发情况。
小谢等人龇着牙高兴了一会儿,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领导,巡逻的话,我们之前用研究院出的小型空天航母好像没法支持太远地方的巡航,上面载重有严格要求,一般只能作为临时使用。”
“要不,我们找骆院士想想办法?”
“对,找骆院士!骆院士是我知道的最厉害的人,他一定能够解决问题!”
“让骆院士重新打造新的空天航母就能解决我们的问题了!”
孙队:……
孙队突然感觉压力倍增!
孙队无奈地笑了笑,他当然知道骆垚院士的能力,但重新打造一艘空天航母可不是件小事。
现在这个时间去麻烦骆垚,真的没问题吗?
和孙队同样烦恼的还有太空中转站项目研发的人。
建太空中转站可比建空间站要难多了。
光是太空中转站要容纳上千人这个条件,就考倒了施院士。
中转站的体积和规模必须足够大,才能容纳如此多的人员。
这意味着需要更加先进和强大的结构设计和材料科学支持,以确保中转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如此庞大的体积也意味着更大的质量,对运输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中转站内部的生活环境和生命支持系统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上千人需要在中转站内长期生活和工作,这需要完善的空气循环、水循环、废物处理等设施,以及能够持续供应食物和水的系统。
此外,中转站还需要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和必要的娱乐设施,这样才能满足人员的精神需求,否则,上面的人,比待在月球还难受。
人一多,中转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太空中,任何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因此,中转站必须具备高度的自我保护能力,能够应对各种可能的突发情况,如太空碎片的撞击、太阳风暴的侵袭等。
最后,中转站的建设还需要考虑到与蓝星以及其他太空设施的通信和协调问题,中转站作为一个连接蓝星和深空的枢纽,必须具备高效的通信能力,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指令的准确执行。
上面的意思,让中转站替代空间站和作为巡逻队伍的临时休息地。
空间站虽然已经为人类的太空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支持,但其功能和规模已经逐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而中转站的出现,不仅将极大地拓展人类在太空的活动范围,还将为巡逻队伍提供坚实的后盾。
所以施院士现在要撂挑子是不可能的了。
但看着手上预估的中转站重量,施院士决定还是去找骆垚商量下才行。
施院士提前和小苔藓预约了见骆垚的时间。
来到研究院,施院士看到了忙碌的骆垚。
施院士扫了一眼骆垚手上的书。
《宇宙学》。
施院士没敢多问,而是直接进入主题:“骆工,我们这边建造中转站遇到了一点难题。”
说着施院士把手中的资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