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从大青山到青山镇的山路,现在的双马车道上,比起以前,人更多,八十余里的山路,随处可见游人,沿着山脚的溪流,让附近乡民,受益匪浅,能和以前山上神仙喝一样的水,来此地游玩的人,必定装上一桶山泉水,回家也能炫耀一番。
种认坐在车厢里假寐,耳边不时传来清脆的鸟鸣,让他恍如进入异样的境界,这可是当初肖大剑仙下青山坐的马车。
据这车夫讲,这辆马车是他爷爷传承下来,当初接得肖雨到青山镇不久,他的名声大噪,生意从此异常火爆,老黄头倒是没有忘本,从不借此涨价敛财,生怕败坏了大青山仙师的名声。
就这样,在祖孙三代的操持下,从大青山到青山镇,总是有这辆特殊马车一直在载客,就是很难约到,要不是种认侍从有心,这辆马车,种认也只能错过。
夕阳西下,马车缓缓停下,车夫的声音传来:“贵人可要歇歇脚,前面就是我丈人家,开了个个茶肆。”
种认撩开布帷,笑着道:“也好!”
夕阳之下,一座草棚和两间草房显得特别耀眼,主要是顶上的崭新茅草,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金光闪闪。
待种认坐下,一位老妇人应声而出,车夫笑着道:“阿娘,这位是来大青山游玩的贵人。”
老妇人像是见过世面的,笑着福了一礼:“乡野之地,只有粗茶待客,勿要嫌弃。”
种认笑着道:“无妨,别人想喝,也喝不到啊!”
老妇人拎了个粗瓷茶壶和几个茶碗上前放好,笑着道:“当初大青山肖大剑仙,也赞我家的茶水!”
种认‘哦’了一声,回头望了望从草房中出来的车夫。
车夫笑着作了个揖:“贵人可能在山上就得知,当初肖仙人下青山,路经宋姓猎户家,就是我丈人家。”
种认恍悟:“那些青山弟子嘴里讲的黄家和宋家,原来就是你们两家啊!”
那车夫憨厚一笑:“这也是肖仙人带来的姻缘!”
见种认不解,车夫又笑着道:“当初我爷爷送肖仙人到青山镇后,经常夸耀,生意异常火爆。我随着爷爷走了几趟,途经这里,与我家堂客就看对了眼。”
种认哈哈一笑:“听说宋樱儿与你,都吃过大青山仙果。”
车夫点点头:“嗯,据说叫金线灵果和红花果,如今早就没啦!”
……
吴州,新平县星湖镇,异常的繁华,大战后的几十年,已经成了不输于一个中等城池的大镇。
大街小巷,来往人虽多,但都异常安静,当初的星湖学堂,早就扩建,成了星湖书院,要是凝神细听,还能隐隐听到读书之声。
曾经的肖家医馆,早就成了官办,从星湖书院剥离出来的学科,已经在原来的肖家医馆办成了一家专门的医学堂,主持这学堂的,是肖家仙人之子肖青山。
大街上,人人带有喜色,来此游历之人一问,原来是肖家老祖宗今日摆寿宴。
在一处食铺门口,匾额高挂,上书两字:牛杂。
一位年老妇人拄着拐杖,指着抬着食盒的几人口叫骂:“一个个都笨死了,都给我小心些,打翻了,仔细你们的皮!”
一旁路过的居民笑着道:“呀,庞嫂,这牛杂,是送谁家的?”
老妇人眼睛瞥了对方一眼:“肖家!”
“哦,老祖宗马上寿宴,不会还用你这等不上台面的东西吧?”
庞嫂登时大怒,举起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