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们高看一眼。就连后来到此任职的会稽郡守也不敢怠慢他们,一直将他们视为座上宾。(秦朝的政治教育在这里显然失效了。)
但叔父项梁看得很清楚,他与郡守之间的感情是建立在身份地位的基础上。郡守视他为贵宾,只不过是惧惮自己在这里的威望,毕竟这里的楚民对他们依然很有感情。而他与郡守结交,也不过是为了稳住自己的生计。如果郡守强硬些,绝对可以莫须有的罪名将项梁逮捕下狱,但太平日子里,谁又会想挑起事端,去惹这个麻烦呢。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好。
项梁却没有给郡守这个选择的机会。当他知道陈胜、吴广的队伍发出起义的号召时,项梁知道自己等待的时机已经到来了。郡守代表秦朝中央政府在地方的势力,如果不把郡守控制住,那么就没有反抗的资本。
这天,项梁照常来到郡守的府邸,准备与其摊牌。但令项梁没想到的是,身为秦朝政府高级官员的郡守,知道远方传来暴动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居然不是如何稳定当地的政治形势和社会安稳,反而也想领兵反抗秦朝中央政府。都已经是封疆大吏了,难道他也想进驻咸阳当皇帝吗。(其实史记记载的这个故事本身就很值得质疑,会稽郡守完全没必要这么做。他没有理由冒这么大风险去对抗自己的上级,而且把所有希望都压在一位落魄贵族的身上。这极有可能是项梁在反秦初期精心编造的籍口,目的就是让外人觉得是郡守有意叛秦,而自己不过是替秦朝除掉一个叛徒。)
面对郡守的拉拢,项梁脑海里有过些许迟疑。但很快,他就作出了自己的决定。表面上他答应了郡守的请求,与他共同起义夺取天下。但转身后,他即召来自己的侄子项羽,将郡守杀害。项梁心想,身为楚国将相之后,何必要委屈在你一外人手下,更何况你自己也没有多少势力,没什么利用价值。
此时的项羽已经24岁。听见叔父的召集后,他毫不犹豫的闯进郡守的府邸,干脆利落的拔出随身携带的利剑,将郡守的首级割了下来,完全没有给他交待遗言的机会。
随后,叔父项梁手持着血淋淋的郡守首级,步出府邸,向会稽郡的政府官员们宣布,他们的首领已经被杀害,这里已由他们接管。
一支由江东子弟组成的8000人队伍迅速组建起来,浩浩荡荡的向着首都咸阳出发。他们明确提出要推翻暴虐的秦朝政府,恢复楚国的辉煌。
我要把曾经失去的东西都夺回来。
【刘季】
刘季在逃难的这段日子里,生活过得并不孤单,也不暗淡。之前那些被他解放的囚徒,不仅没有离开他,反而继续跟着他逃命。后来又不断有亡命之徒前来投靠他,竟然集聚起一支近百人的队伍。
他们并没有完全与外界断绝联系。他们甚至能够随时与家人沟通联系。他们不是被逼上梁山,不用打家劫舍,也不必挖草根吃野草。家属暗中对他们进行救济,随时有伙食供应。在他们眼里,他们只不过是换个地方度假。等过了这个风头,改名换姓,自己或许能够回到家乡继续耕田。
大泽乡900名戍卒叛变的消息,他们早已经知晓。但他们并没有像项梁、项羽那般兴奋,因为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个机遇,并不觉得自己能够做什么。他们以为自己只是历史的吃瓜群众,看看热闹就好了。但历史的重任注定要落在他们的肩上,想逃也逃不了。
听闻周边许多同僚被当地居民杀害,局势一天天失控,沛县的县令极为紧张。他很害怕自己也会像其他郡县的长官那样被杀害,毕竟他在这里毫无根基。秦朝的中央政府是靠不住的,等自己的报告呈上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回音,不知道上级会不会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