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十八章 军 权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熊心安耐不住内心的高兴,因为压在自己头上的大山终于倒下了。

但很快他又开始纠结起来。项梁死了,谁可以抵抗秦朝的中央军队?谁可以充当大将军?谁才能够拥有这个能力?难道还要任命项羽为大将军吗?难道自己此生都无法摆脱项氏家族的压制吗?

他必须想办法培植自己的势力。但身边的将领他都不熟悉,也没有自己的心腹。

他只能慢慢摸索。

此时,那位躲过一劫的齐国使者前来拜见楚王熊心,并极力称扬宋义的军事远见。仗都还没打,就能够预见到失败,真是军事天才!(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

经过短暂的考察,熊心决定培植宋义作为自己的心腹,将宋义任命为上将军,居于项羽之上,所有军权均归属其统领。项羽作为项氏集团的代表,任次将;范增作为倡议拥立自己的代表,任末将。

熊心终于迈出了培养自己干部的关键一步,试图从项梁身亡的意外事件中获得自己政治上的主导地位。他要牢牢把握住命运扔向他的权力之柄。

但是,熊心也看走了眼。

【宋义】

宋义并不像他自己所说的那么英明神武,不像齐国使者所吹捧的那么神机妙算。已经年过半百的他,并没有什么军事才能,甚至没有多少领兵打战的经验。

这是他首次率领这么多兵力。目前的任务是要前往赵地,救援邻国的暴动队伍。因为自从项梁军队被秦朝扑灭后,赵地已经被中央政府列为形势最为严重的地区。

但是,在前往赵地救援革命队伍的途中,宋义显得慢里斯条,仿佛战事并不重要。他不像项梁那样急着要立战功,于他而言,能够统领兵权已经是莫大的荣幸。

只见秦朝中央军队浩浩荡荡的涌入赵地,而赵地的革命队伍似乎马上就要招架不住了。

换作是其他将领,见到这种情形肯定是焦虑不安,心急如焚的。但是,宋义却显得有些兴奋。他觉得这是个绝世的良机,而且什么也不用做。

宋义想坐山观虎斗。

他想,等他们双方拼得你死我活了,再去坐收渔翁之利。秦军如果失败,那么我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秦军如果战胜,那么士卒必然疲惫,到时候再趁机攻击他们。真是两全其美之计!带兵打仗也不过如此。(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可是,他的手下项羽并不这样认为。秦军比赵军实力雄厚,目前赵军正被秦军压着来打。如果我们不出兵救援赵军,那么赵军必败,到时候秦军就会集中兵力来攻击我们。还不如趁现在我们与赵军里外夹攻,必定可以击破秦国。(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

但上将军宋义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宋义根本就没觉得这位毛都还没长齐的部将有多少本事。在战场上披甲厮杀,你就行,因为你年轻嘛;但是说到运筹帷幄、指挥战事,你远远比不上我,还是因为你太年轻了。

宋义不仅自己不带兵出战,也不允许部下擅自救援赵地。他还专门针对项羽下了一道军令,凡是自以为勇猛果敢,但不听指挥的,一律斩首。(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彊不可使者,皆斩之。)

军令下达后,宋义感到威风凛凛,意气风发。他为自己的谋略划策、治军有方感到自豪。他以为利用将军的权力和自己的权威,就可以压制住毛头小子项羽。他开始享受作为一名将军应有的福利,天天在军营饮酒作乐,笑语高歌。

但是,宋义低估了项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