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攻武关,斩都尉1人,首10级,捕虏146人,降卒2900人;(《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
冲得这么勇猛,并不是为了要获得什么爵位,或者证明什么能力。因为他没有什么革命理想,也没想过要当什么王侯将相,只不过身边的小伙伴们都这么干,他也就跟着干。特别是他的老大哥刘季带头干,他就更加要拼命的干。
刘季当然也知道樊哙不是什么读书人,没有什么战略远见。他当然不会把樊哙的话放在心上。直到另一位令他敬重的战友前来劝阻,刘季才觉得确实应该重视这个问题。
这位战友名叫张良,字子房,故韩国贵族。他是历史上被称为神一样的男人,秦汉时期最为传奇的一位谋士,被后世称为谋圣。与樊哙形成鲜明的对比,樊哙长得身材魁梧、黑不溜秋,而张良长得斯文瘦小、白白净净,就好像弱不禁风的样子。就连多年后的史官(司马迁、班固)在看到张良画像的时候,也感叹张良长得就像个女子。(以为其貌魁梧奇伟,反若妇人女子。《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卷四十张陈王周传》)
他是故韩国的贵族,名副其实的相六代,因为他祖上五代都是韩国的丞相,长期把持着韩国的朝政,掌控着韩国的政策方针(当年决定送韩非入秦,很可能也经过张良祖辈的认可)。如果没有后来的统一战争,韩国没有被灭亡,张良也必定会继承家族的事业,成为韩国的丞相,执掌韩国朝政。
但是,最初的梦想被骤然打破了,国亡家破的厄运突然降临。随后不久,他最亲近的弟弟又突然离世,家国接二连三发生重大变故,这对张良而言,是个沉重的打击。他曾一度意志消沉,觉得世间万物皆虚无缥缈。他撇下家中300名奴仆不管,毅然而言的浪迹天下。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重大转变,他不断开始反思生命的意义,人活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
他对秦帝国的愤怒,特别是对始皇帝嬴政的愤怒,就像吴芮、项羽他们那样,是深深刻入骨髓的。他们不惜花费一切代价,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就是希望能够杀掉嬴政、推翻秦帝国。谁能想到,看似弱不禁风的贵族子弟张良,竟然也曾经有过刺杀嬴政的壮举。
当年,张良策划了一起轰动全国的暗杀事件,那就是——准备在嬴政出巡的途中将其杀害。为了这次暗杀行动,张良费尽心思,对所有的可能性都作出了计划。像他这种身材的人,心思是很缜密的。他将全部家财都投入了这场暗杀行动中,四处寻觅了一名同样不怕死的壮士联合行动。他还对所有的路线都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认真分析,对周边的环境都深入摸排,直到他确保万无一失。
但很可惜,这次暗杀行动并没有成功,只是误伤了嬴政的座驾。万幸的是,张良对所有的可能性都作出了计划,因而最终得以全身而退。
暗杀行动失败后,张良就一直隐居田野,默默研读兵书谋略。在这堆书卷里,有一本奇书是张良反复研读的,而这本奇书的来源也极其神奇。这本奇书的名称叫作《太公兵法》,是一位极其神秘的老者赠送给张良的。这位长者仿佛就像神仙一般,神出鬼没,历史上也没有留下确切的名字。除了张良之外,没有人见过他的真容,也没有人知道他的任何信息。这本奇书也像武林秘籍那般,自张良深度研读之后,仿佛一下子就打通了任督二脉,对天下谋略和军事战术有了超凡的解读。
反秦浪潮兴起后,张良当然不会错过这个良好时机,他也聚集了百余人参加革命。一次偶然的机会,张良遇到了革命军首领刘季,并投靠在刘季的麾下,成为刘季最重要的参谋长。
如果说范增是项羽的“亚父”,那么张良就是刘季的“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