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三十五章 智 力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说,但也没有指责他。韩信很客气的送走了这位敌国的使者。临走前,还向霸王项羽作出了致谢。

【蒯通】

成功的道路是艰辛的,也是孤独的。不过,当你登上了这个平台,周围的资源就会不断向你靠拢,不断有精英份子给你出谋划策。应了那句话——当你成功的时候,遇到的都是好人。

楚国的使者没有说动韩信,但韩信的部下却没有死心,他们也希望韩信能够拥兵自立。能言善辩、喜欢厚黑的蒯通当然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他来到大将军韩信的帐营,并且屏退周边将士,希望跟韩信说一番悄悄话。这席话内容敏感,将会影响到局势的发展,甚至他们个人的安危。他们的话题首先从相术开始——

蒯通说,我曾经学过相术。这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术法,其原理在于通过人体的相貌和骨骼,来运算出人生的命运走向。贵贱主要看骨骼,喜忧主要看表情,成败则看决断。(贵贱在於骨法,忧喜在於容色,成败在於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史记-淮阴侯列传》)

——先生看我的面相如何?(先生相寡人何如?)

——看相貌,只不过封侯,而且地位非常不稳固;但是,看背部,则贵不可言。(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

这种术法的奥妙就在于没有把话说死。说得模棱两可,进可攻、退可守,最重要的是要引出自己的核心话题,那就是——看你怎么选择?

接下来,蒯通说的跟楚国使者说的,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要劝说韩信自立为王,三分天下。理由跟楚国使者说的也差不多,都是说楚汉双方的势力都差不多,主要就是看大将军韩信您怎么选择。你选择汉国,那么楚国就败;你选择楚国,那么汉国就亡。(当今两主之命县於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史记-淮阴侯列传》)

但是蒯通跟楚国使者一样,并没有触动韩信内心最关键的要害——与汉王刘季的关系,道德上和心理上的包袱。

无论他们说得多么天花乱坠,如果没有解决这个根本性问题,那么也就无法触动韩信的灵魂。

【韩信】

上天是公平的。当你拥有这些资源,登上成功舞台的时候,你面对选择的压力也会相应大很多,因为这时候你已经输不起。

韩信确实有些犹豫,但他还是拒绝了蒯通的建议。因为他过不了自己那关,他没有办法忘记汉王刘季的恩情,没有办法卸下道德这个沉重包袱——他始终不是个忘恩负义的人,也不想做这个坏人。

他没有政治资本。虽然他自己掌握着兵权,军事势力日渐强盛。但他始终没有自己的核心圈子,没有自己的智囊团,没有自己的核心将领。

他也不懂得政治,和项羽一样,只懂得军事。

历经人间沧桑和政治斗争的蒯通,始终无法说动韩信。因为在青年韩信的眼里,蒯通的这套人生观和价值观太过阴沉黑暗,不符合他的价值追求。此时的韩信完全不能理解蒯通,就像项羽无法理解范增。

【烹太公】

战争失败了,外交也失败了,霸王项羽感到前所未有的惊慌。此时,他突然想起了狱中关押着两位重要的政治犯家属,那就是汉王刘季的妻子和父亲。

在对待熟人方面,霸王项羽还是很文明的。这段时间以来,他并没有对这两位战俘施以暴行或者恫吓,没有对他们进行人身残害或者肢体残伤。只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也不得不利用手中这两张底牌。

他把这两位战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