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第十五章人生
处理政务实在是太劳累了,胡亥越发觉得不耐烦。
每天早上起床,一想到还有上百宗公文还没有处理,胡亥就感到头疼。案桌上的公文竹简越堆越高,有些甚至都已经过期了。坐在宫殿上,看着黑压压的脑袋壳,天天在辩论这辩论那,胡亥耳朵都快长茧了。最可怕的是,他们还指望着自己马上要作出决断,胡亥感到不知所措。
他回想起父亲晚年日夜操劳,却时刻遭受着病痛的折磨,苦苦寻药求仙而得不到解脱,最终竟暴毙于荒途。特别是亲临父亲垂死的阴冷,胡亥更加觉得人生太过短暂了,如白骥过隙,稍纵即逝。(夫人生居世间也,譬犹骋六骥过决隙也。)
他觉得父亲的辛劳付出都没有得到回报。他实在不想自己的晚年像父亲那样受到病痛的折磨。既然已经贵为天子,坐拥天下,就应该好好享受人生,没必要那么操劳。
最理解胡亥的,还是他的老师赵高。
赵高看出了胡亥的心思,知道胡亥只不过是个想追求享乐的孩子。当胡亥向他道出自己的苦恼时,深谙权术的赵高马上意识到机会来了。因为君主怠慢政事,贪图安逸,正是权柄旁落的表现。赵高要抓住这个机会,把旁落的权柄牢牢握在手上。
他要彻底架空胡亥的权力。
赵高向胡亥提出,天子之所以尊贵,就是因为他的神秘。但闻其声,不见其人,世人就会觉得他深不可测。如果整天坐在朝廷之上,与群臣争论政务,那只会暴露出自己的缺点。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立马就作出正确的决策。如果决策稍有不慎,就会被群臣抓住把柄,揪住自己的错误不放,这样有损君主的权威。只要陛下深拱禁中,凡事由近臣奏报,不直接与群臣见面,这样群臣才会惧惮君主的权威。
他的意思是要胡亥彻底撇下政务,尽管享乐。胡亥听到老师这样说,心中的疑虑和不安瞬间消除,这正是胡亥所期望的。
胡亥的人生信条里面没有国家二字,只有享乐一词。人生短暂,何不及时行乐。这年,胡亥不再亲临朝政,真正开始了他的享乐人生。
但快乐的时光总是特别短暂,他的清静很快就被打断了。
【李斯】
已经70余岁的丞相李斯,依然为这个帝国日夜操劳。他不敢有丝毫怠慢,这是先帝嬴政与他们共同创下的丰功伟绩。从政近50年,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追求,一心一意为这个帝国出谋划策,鞠躬尽瘁。与先帝嬴政共事的那段日子,是他人生中最为激情澎湃的时光。他觉得这才是人生的意义,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他不能理解胡亥纵情逸乐的心境。
对于胡亥的贪图享乐,他感到意外和惶然。他觉得秦国历代君主都勤勤勉勉,追求霸业,不知道为何当今皇帝胡亥却一心只想做个安逸的君主。
国家事务亟需作出决断,而皇帝胡亥竟然躲在深宫贪图安逸,纵情声色,政令又迟迟不下,丞相李斯感到非常焦虑。而且,作为中央政府首领,群臣都以他马首是瞻,各种指责和非难都集中到他身上。
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老臣李斯不能不闻不问。他必须要引导皇帝胡亥走上正轨,引国家走回正轨。
老臣李斯连续上了多道奏疏,强烈要求皇帝胡亥严行督责之术,乾纲独断,要把权力紧握在手上,像先帝嬴政和古贤尧舜那样勤勤勉勉。
这正是胡亥感到惧怕和痛苦的事情。他正是不想成为尧舜那样的君主,那不是他的人生追求。他觉得尧舜是愚蠢的,坐拥天下却依然过着苦日子,根本就不值得提倡。那还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