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十六章 复 辟 (1/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第十六章复辟

帝国的根基变得摇摇欲坠,多地出现了民众暴动的恶劣情形,当地政府根本就无力招架,连郡守、县令等一大批基层政府官员都被暴徒凶杀。公务员成为了最危险的职业。

而中央政府竟久久无动于衷,任由局势裂变。更令国民感到惊讶的是,以丞相李斯为首的这届政府领导班子,几乎悉数被逮捕下狱。在帝国最高统治者胡亥的眼里,他们似乎要为这场全国性暴动埋单。丞相李斯以叛乱的罪名被判处最极端的刑罚,身首异处。

新政府马上即组建起来了,新丞相竟然是郎中令赵高,他替代了李斯原来的职务。外人看来,以他的资历,恐怕难以担当此重任。但皇帝胡亥却极度信任他,并对他寄予了极大的厚望。胡亥甚至采取了完全放权的办法,让新丞相赵高操纵一切,而他自己过得比以往更加的安逸了。

新政府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暴动就像瘟疫一样,迅速蔓延至全国,再也无法制止。六国的王室贵族趁着这一契机,煽动故国遗民举起复辟大旗,已经消失了12年之久的王国封号竟然又重新出现在华夏大地上——楚、齐、赵、燕、魏、韩,仿佛那个烟火弥漫的战国时代从未走远。秦朝这么多年的统一工程和国民教育似乎已经失效,六国遗民的念想又死灰复燃。

最引人注目的是楚地。因为这里既是暴动的首发点,又是革命热情最为高涨的地方。

楚地沛县的民众也积极响应这场全国狂欢节,他们将县令杀害后,拥立了一名帝国逃犯——刘季。

刘季是真心没想过要当这个首领,他推辞了很多次。他觉得沛县里人才济济,很多人智力超群、本领高强,自己根本比不上他们,特别是县里的两位重量级人物——萧何和曹参。

萧何可能是这支队伍里官职最高的,而且他也是策动这场暴动的始发者和主犯,最为德高望重。本来他是大家首推的领袖,众望所归。但是,萧何有他自己的顾虑。首先,他觉得自己的性格并不适合当首领,也不适合在前面冲锋喊阵。他一直以文人自居,性格也比较内敛,更适合在幕后策划,而不是当一把手。其次,在文人的脑海里,暴动并不是一件光辉的事业,而是要掉脑袋的事情。当这个领袖,是分分钟会被碎尸万段的,甚至会牵连到整个家族。这是他最不情愿看到的,也是无法承受之重。如果他成为祸害家族的罪人,那对他而言,将会比死一万次更加痛苦。

既然萧何不愿意当这个首领,那么曹参无疑是第二人选。但是,曹参也不愿意当。倒不是因为担心会牵连家族,而是他根本就不想揽这么多事上身。他比较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有酒喝有肉吃就已经很满足了。如果秦朝没有灭亡,安安静静在沛县当一名小小的狱掾,这也挺好。他没觉得自己有什么能力,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权力于他而言并不是那么的重要。他一直都是萧何的下属,也事事以萧何为首,一切都听从萧何的吩咐。既然萧大哥都觉得刘季当这个首领比较好,那就让刘季来当。更何况曹参与刘季的关系也比较好,性格也有些相似的地方,比如都很豁达,都很随意。他的生活比刘季的生活更加安逸,毕竟他有很好的家底,也有份稳定的职业,在沛县的社会地位也比较高。他的人生信条就是随大流。

刘季倒没想过要当这个首领,不过既然大家都推崇,他也顺势而为。私放囚徒,让刘季在反秦浪潮中集聚了些许威望。而且,目前在沛县也只有刘季身边有这么多兵力——一群亡命之徒。如今得到萧何、曹参的支持,是刘季最大的鼓舞。于是,刘季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这支沛县队伍的首领。

年近半百的刘季从此有了个新的身份——沛公。

沛公刘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