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242章 齐天大圣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痴也称之为愚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心念混混沌沌、无有智慧,谤无因果,起诸邪见,称为痴。容易把自已的想法加到别人身上;痴迷;迷恋自己,觉得自已就是对的;一门心思、一相情愿地认为事情就会往自已所设想的方向发展。不明事理就是对世间的因果道理不知不觉,不知道人人本具佛性、不了解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所生。佛法之智慧,并非一般世间所指之聪明才智,而是要明白因果、心性、缘起等佛法真理,若不明了,则属愚痴无智。因愚痴而妄生贪求,求之不得,则成嗔恚,故愚痴为三毒(贪、嗔、痴)总根,能造伤天害理之事,死堕畜生中,受人宰割。比如人是怎样来的?死后怎样去?我们统统不理会,不以为然,甚致嘲弄他人对此有兴趣等都是痴。对于真理、自己与他人能修行解脱等不相信,感到好笑或无知,都是痴的表现。还有一种愚痴就是对是非不分明,人家跟我们讲对的,我们以为是错;人家跟我们讲错的,我们却以为讲对。总之,自以为是,过于执迷于自我的一切都为痴。

常人往往傲慢不敬他人,导致人间怨念重生,这就是慢。

慢就是傲慢、我慢。目空一切,眼中无人,贡高我慢,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轻慢别人等心态。称为慢。向人炫耀自己的名、利、能力和财产等,都称为慢。有些人很有能力,地位、才华洋溢,高人一等,结果看轻别人也是慢。虚荣心强,爱攀比,当自己比别人差又不认输,却认为他人没什么了不起,这也是慢。造成不能与人和睦共处的苦恼。

常人往往疑神疑鬼,却不尊重事实和他人,这便是疑。

对于一切人、一切事都不信任,心怀疑虑,妄生猜忌,是非纷起,毫无道理和根据就怀疑、否定一切,自以为是、想当然地下结论,杜塞善门,滋生邪见,造出是非恶业,迷信自己的一切都为疑。

此乃五毒,也就是天兽在人类世界种下的魔毒,此毒无药可解,也是天兽获取人间玄源的途径,唯圣佛看破其中,放得解脱,从而超凡入圣。

一个圣人的心中,是自见清明的,是圆满的。正所谓心中有佛便是佛。无论世人如何看待和对待他,都不会影响他的觉悟。哪怕他面临死刑,哪怕他身处地狱,心正成佛的大圣,都将能欣然前往。”

薰儿又问:“什么是佛,什么是清明,什么是圆满呢?”

“你想,这世上除了仇恨,财、色、力等等外物之外,还有很多正面的东西啊。比如尊敬,敬爱,孝顺,道德,善良,和气,言笑,幽默,聪明,智慧,坚强,侠义,仁厚,礼敬,努力,积极等等,这些都是人类所熟知的,但大多人数人心中却并没有这些词,更别谈这么做,而在大圣的心中,就是放满了这些词,当这些词,这些正念放满了大圣的心中,时刻谨记,与身行合一。并且能够做到圆满的处理好周边一切事宜,这就是佛。

所以圣人他是为了做到这些而做人,并不是为了任何人和世界而做人。所以他不会像常人一般追名逐利,或是活在无止境的仇恨中。”

薰儿,金猴王和数万猴子听到这里,便是如同醍醐灌顶,恍然大悟。薰儿道:“原来如此,所以无论身份高低,做好身边所有事,照顾好身边所有人,使他人和世界见到光明和希望,这就是佛,就是圣人了。”

孙行宇又是微微摇头。“这不算圣人,只能算一个很好很好的良人。圣人并不是为了满足身边人而做人,这世人往往对身边人有执念,就是按自己的想法来要求他人。而圣人要做的是圣人,如果他的身边人就是圣人还好,倘若不是呢?倘若他的身边人本来就有过多执念呢?所以如果圣人如果完全真的按照他人想法来活,那便不能成圣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